打糊肚

作者: 茉茉前行 | 来源:发表于2022-01-09 21:24 被阅读0次

对于“糊肚”这个词,我觉得应该这样写,上网度了一下,应该没有错,这个耳熟能详的词语,和着它的味道,伴随了我四十多年。

    儿时,我们郑州南郊的村民都称“红薯”为“白薯”,当年,田里收上来的都是白心红薯,偶尔有一两个略有红瓤的,是稀罕物。

    冬天里,农闲了,家家户户的柴火锅都支起来了,主妇们一大早起来,大水舀一挥,往大铁锅里添水,再点着锅底里的柴火。接下来用刚打出来的井温水洗红薯,削皮,对着冒热气的大锅,一刀一刀地砍下去,光溜溜的大红薯变成一小块一小块的,扑扑通通地跳进水里……。

   

    那时候,冬天的气温,零下几度,甚至是十几度,是常态。虽然是用得井温水,洗红薯感觉不冻手,经不起湿漉漉的手在冰冷的空气里忙碌啊!两手冻得通红的主妇,腾出空来往锅底下添柴,顺便烤几下冻僵的手指。

   

    接下来,喂鸡喂鸭,喂牲口……,院里院外跑,手指冻得不灵活了,哈哈气,搓搓手,去土灶台边烤一把,再加加柴。

    锅里的红薯煮的差不多了,主妇开始端着盛着玉米糁的大瓢出来,一手抓着玉米糁往滚着的锅里洒,一手灵巧地搅匀,让玉米糁充分地和锅里的沸水与红薯结合。

    这个过程,我们称之为“打糊肚”,需要一个小时左右,需要用大铁勺不断搅着锅里的糊肚,以免坐底儿——黏锅糊锅底。煮着煮着,红薯的甜味一点点在糊糊里释放,红薯越煮越绵软香甜,玉米糁越煮越香糯,主妇们把握火候和时间,把红薯糊肚煮得恰到好处。

相关文章

  • 打糊肚

    对于“糊肚”这个词,我觉得应该这样写,上网度了一下,应该没有错,这个耳熟能详的词语,和着它的味道,伴随了我四十多年...

  • 糊肚歌

    三伏日炙禾苗枯,历经九十一天苦。 脱衣剥粒谨挑拣,蹍磨成尘若米粟。 想得糊涂个中味,铁祸文火慢慢煮。 水多糁少易窜...

  • 一碗“糊肚”

    回到家时,已是傍晚。行李搬到房间,妈妈开始准备晚饭,我便走到院子里看看。记忆里这院子大小倒没变过,可院子里的树从梧...

  • 打糊饼

    收拾完荠菜,已经十点多,又到了吃午饭的时间,索性,今天中午吃鸡蛋韭菜、荠菜的烀饼。 说实话,我好多年没正经打过烀饼...

  • 试下简书

    泡上五谷,明早打米糊。

  • 肚肚

    饿着肚子,不敢喝咖啡。咖啡,会让肚子更难过。 高中,大学男同学,一个个变得肥腻。一个个,肚子。高中时候,维...

  • 豆浆机打米糊

    今天晚上妈妈用豆浆机打了一些米糊

  • 五白米糊汤

    最近早餐都是打米糊。 今天做的五白米糊,哪五种呢,有糯米,银耳半朵(提前泡发),梨,山药,花生(去皮后...

  • 140字微小说|迟来的工资

    刘老汉一手吊着烟斗,手里抓着麻将牌。 “赶紧打啊,老刘,磨蹭什么呢。 “三万”,别动,别动啊。糊了,我糊了。刘老汉...

  • 【东北八大怪•之七】

    窗户纸糊在外 用来遮风挡雨,御寒透光的窗户,南方打竹帘,北方用纸糊有着悠久的历史。清雍正九年玻璃引入...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打糊肚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nlpc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