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奶奶老家村子的旁边就是连绵的山,山上松树很多,也有一些板栗树。从山上下来依山建起了蓝莓园,听说是搞果园种植的企业承包了这一片的土地。把原本胡乱地长些树和草的地方规划利用起来了,丰富了村民的水果篮,也能增加经济收入。再往山下走,是大片高低错落的田地,不同的季节里会种上稻子、棉花、地瓜等等。
我第一次到这里时,我以前只见过北方大片大片的平原,头一回见到书本里的梯田,我当时感觉格外新鲜,尽管那时是冬天,田里并无庄稼。后来,我就陆续看到了这里的四季。我印象深处里,有一次假期回到这里,满眼望去是层层的金黄色稻田,偶有风吹过来,远处的稻浪追赶着近处的金黄,旁边的田里,一两头水牛悠闲地卧着吃草,偶有几只白鹭倏地飞起......
奶奶说以前这里不是这样的,那时山上的树木茂盛,常见小动物出没。有一次她给孩子们讲她小时候的事情,她和小伙伴们经常到山上玩。有一回娃奶跟一个小伙伴到山脚附近玩,突然她们听见什么动静,扭头看见一只像狗一样但是明显比狗更凶的动物(后来奶奶认为那是狼)看着她们,两个小姑娘吓坏了,拔腿就往家里跑,奶奶跑得很快,鞋子都跑掉了也来不及捡起来,一口气跑回村里。等跑到村口才发现小伙伴没有跟上来,她赶紧回村里喊了大人来,大人们沿着她跑回来的路找过去,只发现了奶奶跑丢的鞋子,小伙伴不见了踪影,路上留下来一道清晰可见的血迹延伸至山上,听说再后来也没有找到小伙伴。每次说起这件事情,奶奶都觉得后怕,我们听着也够紧张的,我们都说幸亏奶奶跑得快!奶奶说,自那以后,好长时间她都不敢去山上。
奶奶做什么事情都要快,尤其是在她不熟悉的环境做事,不知道跟小时候的这段经历有没有关系。初来北京时,我家还没买车,出门都坐公交车或者地铁,每次等车,车子刚进站停车,还等不及乘客下车,奶奶就已经上车了。在等红绿灯时,看到两侧的汽车已经停下来了,对面的灯还没有变绿,奶奶已经开始过马路了。跟她说了几次,不要那么着急,安全第一,过马路一定等绿灯亮了再走。做公交车或者地铁,等别人下车后,咱们再上车。奶奶表示知道的,但是她说习惯不太好改。我想在北京这个陌生的环境里,也许她会觉得,快一点坐到车上,快一点走到马路对面才是安全的。后来我们买了车,她很少再去抢公交或者地铁了。
娃奶近两年长居老家,老家没有红路灯,也不用坐公交或者地铁,她也慢慢变老了,她的生活也慢慢慢下来吧。
#365写作挑战Day92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