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3.0

作者: CSir205 | 来源:发表于2017-10-12 23:15 被阅读222次

1,有意识行为相当少

人的大部分思维、动作和行为都是无意识的,有意识的只占极少数。这个观点一定程度颠覆自我认识。

人的意识似乎有点像是一个 CEO,它只负责思考最重要的问题,简单的工作都交给机械化的手下去做。

2.意识到底存放在哪里?

凹凸感有我们的意识控制光线 AB灰度一样 花瓶和脸

眼睛只负责传递画面,真正负责解读画面的是大脑的意识。人的眼睛虽然具有复杂的信号处理计算能力,但并不参与意识。眼睛就是个机器。如果谁的眼睛失明了,换上人工的眼睛,也完全不影响到他的意识。

使用这样的办法,科学家把很多区域排除了意识之外。如肠道,小脑等。

那意识到底在大脑的哪个区域里呢?目前还没有明确答案。这个要点是我们已经知道哪些部位没有意识。就算把那些部位全都用电脑代替,你也还是你。

3.意识的反应很慢

意识的反应会受到距离的影响,从腿上传递一个信号到大脑,比从眼睛传递一个信号到大脑,就要慢出许多,因为距离更远。声音信号的传递时间比视觉信号更快,因为我们解读一个视觉信息要花更多的时间。

4.整体信息论(IIT)

基本上,托诺尼说,如果你能把一个系统分成几个模块,而几个模块之间并不怎么交流,那这个系统肯定就是没有意识的。一个有意识的系统必定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5.AI 的意识

如果你相信 IIT,那我有一个坏消息:当前的计算机架构永远都无法产生意识。这是因为这种计算机架构的各个部分之间并没有多少全局的连接。

但好消息是未来的 AI 也许会有意识 —— 只要我们能发明合适的计算机架构。毕竟 IIT 只是对系统信息结构的要求,它并不在意信息的介质,那 AI 就不一定非得像人脑那样有血有肉才有意识。

总结:泰格马克说,不是宇宙给了生命意义,而是我们这些有意识的生命给了这个宇宙意义。

所有效率最终归结于目的,所有目的最终归结于价值观,所有价值观最终归结于感情,所有感情最终归结于意识。

有了意识,这个世界才有了好坏,才有了幸福,才有了意义。

相关文章

  • 人工智能(AI)大概率会超过人类智商,然而很难拥有意识——《生命

    《生命3.0》( Life 3.0: Being Human in the Age of Artificial I...

  • 人类未来进化方向会怎样?

    《生命3.0》这本书用硬件和软件的角度,把生命分成1.0和2.0和3.0。 生命1.0就是动物界的生命,按照地球一...

  • 02《生命3.0》

    02【0925-1014】2-7讲《生命3.0》 0925.《生命3.0》1:大局观下的生命和智能 0926.《生...

  • 生命3.0

    生命是一套能自我复制的信息处理系统。信息包括了2个方面,1是硬件复制的蓝图,2是个体行为的模式。换一个说法,一个生...

  • 生命3.0

    今日分享:《生命3.0》 一、生命3.0的出现不是循序渐进的积累,而是爆炸式的突现,一旦这个爆炸发生,人工智能具备...

  • 《生命3.0》

    《生命3.0》| 远读重洋解读 关于作者 麦克斯·泰格马克,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人工智能领域的权威专家,曾发表过...

  • 《生命3.0》

    人生要有目标,那么其他事物有目标吗?比如一束光?亦或是整个宇宙? 看怎么定义目标咯!光在进入另一个介质时会发生折射...

  • 生命3.0

    1,有意识行为相当少 人的大部分思维、动作和行为都是无意识的,有意识的只占极少数。这个观点一定程度颠覆自我认识。 ...

  • 生命3.0

    出了中文版,可以亲身一读了 只是为什么湛卢的书都这么贵,99.9

  • 悦读社发言(151)

    关于人工智能发展的思考——《生命3.0》读后 《生命3.0》这本书的作者,是曾经写过《穿越平行宇宙》的美国作家迈克...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生命3.0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nray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