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那颗一到年底就想着跳槽的小心脏,是不是又蠢蠢欲动了?
今天想和你说说,关于跳槽这件小事儿。
年底跳槽大战,约不约?
前段时间,智联招聘发布了一份《2019年白领秋季跳槽及职业发展调研报告》。调查发现,白领跳槽意愿高于去年,近6成白领已经付诸行动。
其中,“钱途式跳槽”与“发展式跳槽”成为跳槽缘由的主流。
不论是被动求职,还是主动跳槽,白领们都在积极为自身寻找更高的发展平台。
讲真,90后离职率高已经是全国人民都知道的一件事儿了。
2019年,表弟又破自己的跳槽记录:一年内连跳三次。
他最近一次跳槽的理由很偶然:
有一天上班,他去对面的楼里拿资料,路过一个长廊看见了自己平时办公的格子间,数十人就这样挤在一个小空间里,日复一日重复无聊重复的工作,就像蚂蚁一样,毫无意义。
这一次,他的理由是拒绝成为无聊单调的“螺丝钉”。不过他也和我有同样的感受:
没有因为尝试得越多,我们就越明白想要的是什么。相反,可能会更加茫然。“做得再多,也没有遇见真正喜欢的事情”他说。
你有没有想过,自己真的需要跳么?
犹记得朋友老周跟我说那句话:“每当你想跳槽的时候,你就把自己的简历更新一下挂到网上,看看有几家公司给你打电话,待遇分别是什么样,请相信,那真的是你的价值。”
关于跳槽这件事情,你真的想清楚了么?
“现在我的同事们走马灯似的换,在公司里工作超过6个月的都是资深人士了,最长的也就待了一年,你哪天回来看看,保准你都不认识。”就在前两天,之前的同事叶老师对我发出了这样感慨。
据统计2018到2019年,我国职场人的平均在职时间为22个月,而2016至2017年是26个月,2014至2015年是34个月。短短几年内,职场人的平均在职时间缩水了三分之一。
现在的年轻人不像老一辈那样迷信体制和稳定,而是想尽可能地多些闯荡和历练,好让自己能更有竞争力。
这个想法当然没错,但大多数人的行动是什么呢?
今天在这家公司干,没几个月就觉得腻了,学不到新东西了,要走;
明天在那家公司干,如果自认表现不错却没有得到晋升,妥妥的“公司发展前景太差;”
或者事情上手不顺利,立刻觉得自己“和公司价值观不符”blabla……
总之,要果断跳槽,还清一色地美其名曰:“为了追求更大的挑战。”
说白了,他们只停留在最符合人天性的层面,觉得难就躲,觉得无聊就走,觉得慢就换……
那么,你有没有想过什么样的职位最有可能留给跳槽而来的你?
答案是,之前刚有人离职的岗。
而人家选择离开的原因,大概率和你选择跳槽的原因一样。
本质上,你只是移动了办公地点,却没有跨越职业层级。
做熟不做生,努力比跳槽重要多了
跳槽成功、升职加薪、走上人生巅峰,并不是每个职场人都能抵达的万能通路。
那些“看起来很美”的成功先例,或许只是经历幸存者偏差的筛选。
根据一项市场调研,今年有29.8%的白领选择跳槽,只有12.1%靠着跳槽实现涨薪,而更多的人(17.6%)的薪资不增反降。
既然跳槽不能“包治百病”,在“说走就走激情跳”“一言不合冲动跳”之前是不是也该反思,当初我们想跳槽的那些原因,能否真正通过跳槽一劳永逸,想清楚自己到底是短暂逃避不如人意的上一步,还是真的想好了要更换跑道迈出下一步。
曾看过这样一句话:舒适的努力,正越来越成为少数人的核心竞争力。
待在舒适区的成长,不是来自于压力,而是来自于梦想,来自于渴望,来自于良好的习惯。
本质上讲,这是由内而外的改变,是不断向外推进,扩大舒适区的改变,它的背后,是我们的积极习惯,积极人生态度,所以习惯决定命运。
就好比爬楼梯时,只有一级一级爬,才能走得稳固,同理,路也要一步一步走才能走得踏实。
不要总想一口吃成大胖子,也不要总想一步登顶,那样的成功往往来得快去得也快。
脚踏实地,这样成就的喜悦也能长久一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