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社会,如果一个人能慢下来,安静的思考实属不易;现在的时代诱惑太多,手机,平板,游戏机。。。而且每天传入你大脑的信息也是不计其数,想挡都挡不住。地铁上,火车上,路上,每每都能看到“低头党”,人们都在看手机。都在不停的给大脑输入信息,而并没有管大脑是否已经消化掉这些东西。我也是这方面的受害者,每天接受的信息太多太多,想学习的东西也是太多太多,根本无法静下心来做一件事情。碰巧发现这本书,我并没有从书中找到了灵丹妙药,只是觉得这本书还是对我有所帮助。
果壳里的三种脑
反射脑
不经过思考,对外来刺激直接回应,这大都是遗传的反应,或者经过多次训练的结果。
思考脑
对外来的刺激经过一定的逻辑思考再进行回应。
存储脑
把接收到的信息整理并按一定顺序存储,还能对有关系的知识点进行“反应”。
如何在扁平的世界里深入思考
深入阅读
阅读分浅显阅读与深入阅读,对于说明的文章,它的目的就是字面的意思,所以读起来也不费劲;但是对于文学作品,得需要你深入的阅读,需要用思考脑来读,不仅要看它的表面意思,还需要读出它的内涵意思,运用不同程度的抽象,分心,综合,归纳,演绎,联想和创造性的思考。
真正对话
对话三重境界:
闲聊:
聊天,聊地,聊八卦,为的是建立感情
讨论:
说出各自的观点,看法,基本上属于你听我说,我听你说。
真正的对话:
通过各自的观点进行讨论,碰撞出新的思想火花。
对于深入思考,闲聊和一般的讨论都是属于自我展示,属于自己知识的输出,并没有外界对自己的知识反馈,所以相当于一个浅学的阶段,这样的知识只能是一就是一,没有做相应的扩展。如果对话上升到第三个阶段,那么你可以把自己的知识和别人的知识产生一加一大于二的效应,这样的结果会让你产生更多的脑细胞链接,产生更多的真知识。
如何合理利用自己的大脑
不要随时在线
人们之所以不停的看手机,看邮件,刷微博,朋友圈,说白了就是寂寞,刷存在感。而你有没有想过,当你正在深入思考的时候,突然来了一条qq,是不是它立即吸引了你的注意力;记住,这时候,你的思考环境已经从之前的那件事情切换到了qq上,如果你回完qq再切回去,这时候之前的上下文是不是完整的存在都是问题,这就是很多人在做一件事情被打断之后,再回来都不知道之前要干什么,所以想做一件深入思考的事情,请离线。
不要多任务并行
人的大脑是串行的,不是并行的,也就是你在每一时刻只能专注于一件事情。拿我来说,我在写代码的时候,如果即使耳朵中有耳机在唱歌,我在认真的时候脑子里只有代码,而并不知道耳机在放什么,相信大家也有相似的经历。所以如果你在处理一件事情,尽量不要同时处理另一件需要脑力的事情,因为这样的结果是两件事情你都处理不好。
压力要适中
合理安排任务,消除慢性压力
艾森豪威尔原理:紧急重要,不紧急重要,紧急不重要,不紧急不重要。
帕累托法则:20%的活动创造80%的效益
递进帕累托法则:4%的活动创造64%的效益
每天抽出几分钟对自己一天的活动进行思考总结,看看时间是否花在不该花的地方。
如何提高耐压能力
自己不可控的部分:遗传,刚出生时造成的因素;对于这些自己不能改变和影响的部分,自己不应该花太多的精力处理它,因为也不会有什么结果的。
自己可以控制的部分:影响你判断的基本因素,1 是否将挑战看成成长的机会,2 遇到大事情的基本态度,3对工作和家庭的角色投入程度,4 是否有明确的优先级,5清晰现实的目标。
面对压力,不要盲目的悲伤或者易抑郁,应该分析压力的来源和自己对于压力的可控性,只有平时增加自己应对压力的可控性,才能在面对压力的时候从容应对,而不是手忙脚乱。
有充足的睡眠
黑视蛋白:使人更加清醒,480纳米波长的蓝光刺激黑视蛋白的产生
褪黑素:使人更加沉睡,黑视蛋白抑制褪黑素的分泌。
浅睡眠(REM):处理记忆,情绪和心里健康。
深睡眠:记忆的存储很是重要。
人应该每天保持8小时左右的睡眠,益处多多。
ABC模式
这种模式是应对改变坏习惯的,A(antecedent)前因B(behavior)行为C(consequence)后果。对于任何坏习惯应该分析下前因行为后果。对于坏习惯的改变,同样可以用这种模式,对于坏习惯的出现可以用一个自己喜欢的后果来改变行为,久而久之,坏习惯就会改掉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