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几年前看过黑先生的书《慢养》,很佩服黑先生的养育方式,让四个子女都健康成长,并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活成了很多人羡慕的“别人家的孩子。今年,得知上海会开慢养父母班,而且是黑先生亲授的时候,我毫不犹豫的报名。我作为一名急性子的焦虑妈妈,太希望了解如何慢养孩子了。
4月19号,是个晴朗的日子,我如约来到了上课地点,班上有34位同学,还有几对是夫妻同来学习的。看来大家的学习意识都很强,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科学育儿的重要性。到了8:59分,黑先生站到了讲台,已经是近80岁高龄的人了,依然精神矍铄,神采奕奕。他很热情的和我们打了招呼,他说:“别看我年纪大,但是一旦站到讲台,做自己最喜欢的事情,我就感觉自己还是很年轻。” 整个一天,黑先生全程是站着授课,这种敬业精神,让我们深感佩服。
上午的课程里,黑先生让我们明白了“家才是学习的好地方”,对于每一个人来说,家人的肯定和赞美,能带给人满满的自信,而自信这种品质,就像根基基于房子的重要性那样,让孩子成长过程中充满生机。作为父母要多看孩子的优点,并且把这些优点告诉孩子,而批评、贬低却是自信的杀手。
在课间阅读的时间里,当我读到这句话:“孩子,不是我不爱你,只是我对你的期望过高,不自觉地就用自己年龄的标准去衡量你了。”,泪水立刻涌上眼眶,我想到周三晚上我和大宝的冲突,因为他刷牙时间没有刷足三分钟,并且没有把牙刷放到正确的地方,我狠狠的把他骂了一顿,还用牙刷敲了他脑袋……此时的我突然意识到我养成了一个挑错、呵斥的坏习惯,这就是我对待一个还不满六岁男孩的方法??我实在不应该把他当作大人看待,我觉得很羞愧,焦虑让我失去了理性,也失去对孩子的信心。其实,回想自己在他这个年纪,是不是也和他一样呢?希望所有的父母,尽量设身处地地去想,他们为什么这么做。这种方式比批评责怪要有益、而且能让人产生同理心、忍耐和仁慈。
“了解就是宽恕”。
在下半讲,黑先生让我们分组演练,通过表演,让我们学会了什么是有效的沟通,如何进行有效的亲子沟通,并且布置了家庭作业,要我们回家练习。
晚上,我开心的回到了家,和孩子们一起吃饭,玩耍…
八点钟,大宝的乐高课下课了,在回来的路上,我牵着他的手,开心的告诉他:“大宝,告诉你一个秘密。”大宝很期待的问:“什么秘密?”我说:“我会唱“萤火虫”了,要不然我们一起边走边唱。萤火虫,萤火虫慢慢飞,夏夜里夏夜里,风轻吹……”大宝显得很开心,说:“我教你那么多次你总会算会唱了。”(其实是我在下午下课回来的路上突击学习的,因为大宝最近一直在唱首歌)我说:“是啊,谢谢你那么耐心的教我,有时候,妈妈却没有耐心对你,就像昨天妈妈凶你了,对不起。”大宝说:“我早就原谅你了,只是下次你再凶我的时候,你要想一想凶我到底对不对!”
晚上九点,又到了洗漱时间,我对孩子们说:“你们赶紧洗洗上床,妈妈有惊喜给你们哦。”两个娃一听有惊喜,立马行动起来,很快洗漱完毕爬上了床,很期待的问我:“妈妈,你有啥惊喜给我?”我拿出了事先写好的赞美卡,分别给了他们,还一个字一个字的读给他们听,我还在告诉两宝:“妈妈今天在很多人面前说了你们的故事,他们都觉得你们是很棒的孩子。”大宝听了,笑的眼睛眯成了一条线,二宝也开心的拿着赞美卡说:“哇,我喜欢这个惊喜,妈妈,我真的是太开心了,好棒呀,妈妈。”
我还和大宝做了深度沟通,他告诉我很多我不知道的事情:比如,幼儿园的操场分为八个区域,他最喜欢的是野战区,因为可以拿着水枪射击。我真的很惊讶,因为我以为他最喜欢的是滑滑梯,没想到他居然喜欢野战区,还告诉我因为拿枪很酷哦。大宝还告诉我,他其实很想在拼乐高的时候,我和爸爸能在旁边陪他一起,还有最喜欢的课程是手工制作课,因为可以把作品带回家贴在展示墙上(这一点表扬自己,两娃的作品几乎贴满了两面墙)……我们谈了差不多快一个小时,通过这次深度沟通,我越发了解了孩子,也意识到自己的不足,很庆幸自己没有错过这次课程。道晚安的时候,我发现两个娃都把赞美卡放在枕边,带着笑容睡觉了。
关上门,我内心涌动着阵阵感动:孩子们,感谢你无条件爱我,你们的本性有太多的真善美,无论我如何对你们,你们始终如一的爱我,从明天起,我会认真做一个妈妈,和你们成为玩伴,在你开心的时候和你一起大笑,在你难过的时候,陪你一起流泪,如果你不小心打翻了杯子,穿反了裤子,我要告诉自己:他们不过只是个正在成长的孩子。”
真心感恩黑先生的倾情付出,让我更加了解自己和孩子们,通过赞美和深度沟通,让亲子关系更融洽,我更期待周六的课程。
“ 慢养”感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