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作者: 泥孩儿0107 | 来源:发表于2018-04-19 09:54 被阅读0次

出处:

《警世贤文》之勤奋篇:

有田不耕仓禀虚 有书不读子孙愚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少壮不经勤学苦 老来方悔读书迟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因经过始知难

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

智慧源于勤奋 伟大出自平凡

书山有路勤为径 学海无涯苦作舟

少年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欲求生富贵 须下死功夫

词语出处: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陆游撰

鉴赏: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这是一副劝勉联,对联虽浅显易懂,却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如果说上联是劝勉人们要“贵学”,那么下联“事非经过不知难”,就是强调“行”的重要性,光“学”不“行”终是无益。陆游在《冬夜读书示子聿》中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明林鸿说:“一语不能践,万卷徒空虚”,也是此理。宋代的朱熹和清代的王夫之更把“知”“行”关系说得明白。朱熹说:“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王夫之在《尚书引义》中云:“知之非艰,行之唯艰。……且夫知也者,因以行为功者也;行也者,不以知为功者也。行焉可以得知之效也,知焉未可以得行之效也”,均是说“知”“行”的关系,“知”是手段,“行”是目的,不“行”,无以奏“知”之效,也无以知“事”之艰难,免不了落个“纸上谈兵”的下场。

本联用明白易懂的语言,将“知”“行”有机地结合起来,给人以深刻的感受。

本联在艺术上的特色是用词平淡,不事雕琢,雅俗共赏,语言自然却韵味无穷,深得孟浩然《春晓》的艺术真谛。本联对仗也工整自然,意义相对,尤其深刻、贴切,故千百年来成为劝勉联中的精品。

也有与“船到江心补漏迟”连用的。

相关文章

  • 一日一书

    书到用时方恨少, 事非经过不知难。

  • 2018-12-13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 读书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 对联

    书到用时方恨少 事非经过不知难

  • 知识普及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陆游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这是一副劝勉联,对联虽浅显易懂,却蕴...

  • 2017-07-27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陆游

  • 我在简书点了日更挑战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 今天逛简书,看到里面的...

  • 2020-04-23  事非经过不知难

    今天上语文课时学会了“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的千古佳句,其中的“事非经过不知难”让我印象深刻。因...

  • 2021-07-17

    哎!书到用时方恨少,是非经过不知难

  •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HK哦LOL哦咯功能哦热醒了我婆婆你呢父母磨破吼吼吼哦送您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obik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