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萌生写《梵高小传》的念头,是因为班里同学传言:伟大的艺术家都是疯子!为了检验这一说法,我找来学校图书馆,所有关于梵高的书籍,洋洋洒洒写了一万字,虽不能尽述梵高坎坷的一生。但足以明晰:凡高不是一个疯子,他是一个善良,单纯,内向,孤单的人。在艺术上,他是伟大的;而生活中,他是可悲的。
数年后,翻开以前的传记,一边看着那些凝聚着自己思考的文字,一边翻着画册,我的脑中产生了挥之不去的疑问:这么伟大的艺术之星,为什么会早早的陨落?这么热爱生活的人,为什么会忍心离开?仿佛有一个声音说:“他活得太痛苦了,上帝不忍心让他受苦,就召回了他。”
李白走了,他要去揽他的明月,而梵高,他是奔向了自己的星空。
望着梵高的《星空》,那浩瀚无边的夜空,在画面中铺展开来,星星和月亮那么大,那么温暖、明亮,相比之下,村庄和人间灯火,显得那么渺小、冷漠。梵高仿佛是向我们告别,他要离开这世俗的牢笼,他要像天空的云朵一样,舒卷自如。
回忆自己的一生,梵高把自己化作一棵树,一棵在星空之下,生活在黑夜里的树。他曾写信给弟弟:“我生活在自己所做的事情,看不到任何成功希望的时代。”但他依然像树一样,倔强地站立在自己热爱的领域,沉默寡言、卑微、孤独地生长。世俗的眼光,冷冷的打量他;激烈的言语,无情地嘲讽他;周围的人们,深深地厌恶他。但他依然坚持着,拧着一股劲儿,向上生长。他甚至不在乎自己的丑陋和扭曲的身子。他要让自己的枝伸向天空。他不断的问自己:怎样才能触摸到天上的星光?也许静美如秋叶般死去,就能缓缓地步入星辰......于是,他扣响了扳机,像一片叶子,飘离了大树……
你有没有欣赏过落叶?秋叶以起舞的姿态,为自己谢幕。不带忧伤,仿佛是匆匆去参加另一场聚会。
梵高从来不曾离开,他永远活在每个懂他的人的心中!
作为一名普通人,我们之所以不能理解梵高,是因为,我们情愿自己关心与爱的人,是一个健康快乐的平凡人;而不愿他是一个孤独、忧伤、痛苦的天才!
![](https://img.haomeiwen.com/i15524177/d32160cc194e3177.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