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给年轻管理者的第一堂课》【连载三】

《给年轻管理者的第一堂课》【连载三】

作者: 明道云 | 来源:发表于2016-11-18 17:24 被阅读46次

    作者:任向晖

    来源:知乎专栏——管理与协作的心灵之旅

    问题背后的问题

    “他们要是能够QBQ就好了”

    约翰米勒有一本著名的畅销书,名字就叫《问题背后的问题》,英文简称QBQ。这本书很短,你一小时就能读完。它给职场人士提供了一个怎样提升个人责任感的思维模式指南。简单说,就是在遇到问题的时候,改变问问题的方式,着眼于改变自己和当下,不要试图改变他人。

    比如,当你要问:“为什么没有人来负责这个工作啊?”,你应该改成问:“我怎样来帮助补位做好这个工作?”

    “到底什么时候才能给我加薪啊?”,你应该问“我本季度应该完成什么目标,才能让老板给我加薪?”

    “为什么客户都那么难说话啊?”,你应该问“我怎样做才能这些难说话的客户对我们有更多的好感呢?”

    “我们为什么研发那么缓慢?”,你应该问“我在下个特性交付前,可以整理哪些客户名单出来进行预先的沟通,我们怎样才能更好地管理客户的预期?”。

    作为新晋的管理者,你一定对这组矛盾问题不陌生,你能走到这一步,和你本人的QBQ精神分不开。但是现在你已经站在管理岗位上,所以满脑子想的都是怎样让自己的下属也QBQ起来。你一定想“如果我们团队都很QBQ,那我的管理工作就好做多了”。

    约翰米勒在这本书的后记就描述了一个有趣的场景。一位女性经理人员在听完米勒先生的培训课以后,忍不住激动找到他,紧紧握住米勒的双手说:“您的培训课程真的是太有用了,我回去后要立即给我们团队也做这个培训,让他们尽快都QBQ起来。”

    难怪这本小书在全世界卖了上百万册。我猜测都是读完了QBQ的经理人买回去给自己的下属看的。我们似乎永远也逃脱不了试图影响和改变他人的目标。

    QBQ的道理说的一点都不错,高绩效的团队成员大多必然是QBQ的。但作为管理者到底怎样才能让成员建立责任感呢?如果你和下属一对一谈话,目标着眼于“改变”他的责任观念,会有多少收效呢?当你指出他可能缺乏责任感时,你觉得下属会心服口服吗?反过来,如果你的老板找你谈话,希望你提升责任感,更加QBQ,你会立刻开始自我反省,立即开始纠正自己的行为吗?

    你应该记得我们在上一节谈到的话题,不要试图改变他人,你根本改变不了,唯一能够改变依然是你自己。 *按照QBQ的精神,你同样应该围绕这个问题着眼于自己和当下* 。

    帮助成员提出QBQ问题

    给自己一个承诺,永远不要直接指出下属缺乏责任感,不够QBQ,而是要建立具体问题具体沟通的习惯。

    如果你发现成员开始抱怨(首先要理解这是人之常情),你要帮助他开始用QBQ的模式提出新的问题。比如当销售部门抱怨后台部门配合不力的时候,你不仅不用反驳和质问,相反,你可以同意他的判断,后台部门配合的确没有到最理想,感谢他提出这个问题,然后继续问他这个问题“在我们改善后台部门的同时,销售团队可以做哪些工作来弥补问题呢?”

    再比如说,如果有下属抱怨某类客户很难服务时,你可以帮助他问“对于这类客户中最典型的10家客户,我们这个月专门安排一次逐家回访,当面对他们的持续反馈表示感谢如何?”。

    你不仅可以帮助下属提出这个问题,而且可以让他拥有这个问题。这时,尽管是被动的,但你的下属至少拥有了一个QBQ模式的问题去解决。当他要着手去解决这个问题时,他成了问题的主人。如果他能够从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中领悟到更多,也不再是你改变了他,而是他改变了他自己。他也许能够开始意识到问题背后的问题该怎么问,每个问题背后都有一个当下和自己能够执行的解决方案。

    帮助成员建立逻辑

    有很多不够QBQ的问题本身就有很大的逻辑漏洞。比如销售可能会抱怨产品价格过低,导致销售额上不去;营销部门可能会抱怨产品缺乏卖点,所以点击率很低;质量部门抱怨研发管理太弱,导致测试工作量过大;研发部门抱怨需求经常变动,所以常常做无用功。这些都是办公室内耳熟能详的躲避责任问题吧?

    利用这类问题,正是帮助成员建立基本商业逻辑的好机会。当然,你本人首先要有很好的逻辑基础和商业常识,否则不仅不能帮助下属,反而是会让团队陷入无序的沟通。为了厘清这些商业逻辑,我们在第二章《管理的任务》中会详细阐述。

    *商业的结果几乎总是多因的* ,销售的成功来自产品的优秀,渠道的通畅,定价的合理,品牌的口碑。员工的成长来自本人的努力,有效的引导,挑战的目标;利润的构成来自收入的提成和成本的控制;研发的质量来自设计的合理,有经验的团队和有效的质量控制;项目的准时交付来自清晰的进度,资源的到位,变更的把控,及时的沟通。当员工提出了与此相关的抱怨,无非是因为着眼于狭窄的角度,没有从完整的视角来看待问题。所以,当遇到这种情况是,我们无须责怨和试图让成员直接QBQ,而是首先要让他看到影响结果的全貌。富有逻辑的沟通总是能够有很强的说服力,试图直接改变他人的沟通总是两败俱伤。

    帮助成员提升自我

    我们无法直接改变他人,但是每个人都可能自我改变。 *当你读到本书时,不是我在试图改变你,而是你选择了投入时间来做自我提升* 。同样的道理,你的下属的个人成长和你的说教无关,只和他自己改变的意愿有关。

    怎样帮助成员不断提升自我呢?企业文化当然能够影响每一位成员,但是按照QBQ的精神,你永远都不能等待企业从上至下的文化影响,而是应该随时落实在你周边的成员。多阅读,多分享,寻找机会帮助他人,建立不评价他人的团队习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作为团队领导,你的影响力是客观存在的,我们未必需要多谈表率和榜样,只要着眼于“帮助”你的下属提升自我的目标即可。当你走上管理岗位十年后,自然会感受到这些工作将给你的人生带来极大的回报。

    实际上,当你下定决心这样去做,不用多久,你就会发现你的团队与众不同,他们不仅减少了抱怨,而且会越来越多地QBQ地解决问题。这正是你作为管理者的幸福感源泉,珍惜此刻,感恩团队。

    相反,如果你还没有感受到团队的足够进步,请坚持做下去,抱怨团队是管理的天敌,是你失望,焦虑,混乱和管理失败的起源。

    我花了近万字的篇幅为你成为合格的管理者做好了心理准备,接下来,我们将一起进入到真实具体的管理挑战,回答一个重要的问题:管理的任务究竟是什么?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给年轻管理者的第一堂课》【连载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ohsp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