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给你年薪100万,你愿意996吗?
如果是大学时的我,答案应该是愿意吧。
毕竟在那个年少轻狂的年纪,会天真地认为拼搏才是不负青春的方式。
如果是现在的我,答案还是愿意吧。
因为我刚刚毕业半年呀。
在与这个社会初识的时候,当知道还有大小休的时候,当听说996才是平常的时候,既然都是需要那么多的付出,那我为何不选择报酬多一点的呢?
但是如果你去掉“如果”问我,你愿意996吗?
答案肯定是不愿意。
因为即使007,我也只能得到10万啊,总不能让我为爱发电吧。
但是,就算是我真的不愿意,我能选择不996吗?
![](https://img.haomeiwen.com/i8621131/08715a6911d65d8c.jpg)
我们在被什么裹挟着?
在我乏善可陈的职业生涯里,“加班”似乎是一个难以绕开的话题。
我的第一份实习其实并不在互联网行业,当时学经管的我还是很希望能够在金融的铜臭味里被腐蚀的。
因此我的第一份实习岗位是被称为金融行业敲门砖的券商行业研究。
然而,大家都知道的,理想很美好,现实很骨感。
传闻中的高薪是不会降临到我们这种连金融民工都称不上的“小黑工”头上的,反而,实习期不仅没有实习工资,还要倒贴路费。这都不是最重要的,关键是你让我一个每周坐班3天的实习生7*24小时on call这就有点不能忍了呀,并且还是一些有的没的自己做起来更快的事情非得要我做,也不太懂是怎么想的。
于是,我的第一份实习就因不堪其扰而宣告结束了。
于是,吃一堑长一智的我找的第二份实习是某大厂的财经部门,朝九晚5点半,两天出一篇2000字左右的小报告,也没有其他任务,还拿着每天200的“高薪”,简直不要太舒服。
但就算工作任务简单,实习生们也大多在7点之后下班。为什么?
之前有一篇在网上广为流传的帖子,大致意思是,某互联网巨头的员工,到了6点的下班时间后,突然想起来7点有免费晚餐,于是想想多待一小时吃个晚饭再走吧;到了7点,又想起来,好像到了8点可以免费东来顺,再想想那干脆再待一个小时吃个火锅再走吧;到了8点边吃饭边想,10点之后可以打车报销,累了一天了也不想挤公交地铁,那就干脆待到10点吧。
![](https://img.haomeiwen.com/i8621131/74f73050aadc9549.jpg)
于是,你就这样“主动”加班了。
据亲身实践,7点有免费晚餐是真的,并且非常丰盛;北京某办公大厦附近有东来顺也是真的,但随便免费吃好像有点扯;10点之后打车报销应该也是真的,但我住的太近,没有亲身经历过。
比较遗憾的是,这份能够让我主动“加班”的美好的实习因为开题答辩的缘故只能忍痛离开了。
好在运气比较好的我在开题完成不久之后在同一大厂的某研究部门找到了一份行业研究的实习。
这一实习才让我真正感受到互联网加班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在赶报告的一个多月时间里,几乎每周有一半的时间需要加班到十一二点,周末也是过得战战兢兢,随时等候修改诏令。
有时候付出与回报确实是成正比的,努力过后是不错的项目奖金并且还能在报告上署名,加班也是有动力的。
![](https://img.haomeiwen.com/i8621131/e8151ef4dff9fbdd.jpg)
在2020年这个特殊的年份毕业,无缘进入大厂的我,有时会想起并羡慕大厂的高薪、高福利,但有时也会庆幸不需要在高薪和高工作强度之间做选择。
但这并不意味着“加班”与我没有关系。即使是在我们这样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互联网公司,996也是平常之事。
但是,只有真正置身其中,才发现原来自己被那么多的无奈裹挟着无法迈出回家的那一步。
第一天上班时,我还没心没肺地到点就下班走人,也没注意其他人是什么情况。
第二天的时候,发现,咦,都到下班时间了大家怎么都不走?我一个新来的先走是不是不太好?于是等啊等,一不小心8点了,那就干脆再等一下吧,9点还能拿餐补,要不然之前都白等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8621131/aa69b629191aa723.jpg)
后来才慢慢发现,为什么大家都需要加班?
因为早上9点半上班,吃个早餐10点,再划划水就该吃午饭了,早上就这么过去了。
下午清醒一下开始办公,一会儿这个人有点事,一会儿那个人有个问题,然后再开个会,两三个小时过去了,糟糕,自己的活儿还没开始干呢!
那能怎么办,加班呗。
我们就这样,被低效的工作方式裹挟着,被所谓的“福利”裹挟着,被“不好意思”裹挟着,身处漩涡而不自知,将“加班”过成了一种习惯。
我不知道拼多多那个女孩是被裹挟着还是被信念驱动着走向了人生的末路。
但如果你问我,现在是不是还不好意思早点走?
我会说,我希望自己有勇气第一个推开门。
![](https://img.haomeiwen.com/i8621131/c60110fc54a88a9a.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