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什么会有那么多有情人无法成为眷属?为什么又会有那么多人无法成为有情人?——序
最近在看一部电影《虚无的焦点》,据说该片在伦敦国际电影节入围了五个提名。
因为广电总菊的特殊政策,115分钟的电影被截成了5集的连续剧。
网上更新太慢,忍不住翻看了这本火爆2013年网络的原著《张先生与张先生》。
小说看得多了,你就会发现大多数的作者都会用求而不得,得而不知,得而不惜的手法,来制造故事矛盾点,从而让读者产生强烈的同理心,或为书中的情节欢喜,或为其愤怒。
王泡小泡的《张先生与张先生》正属于后者——得而不惜。
男主张哲有一个相恋了十年的竹马——张南。男友很优秀,相貌,人品,性格,工作都是一等的好。
他们很相爱,但双方还是身体出轨了。
人们习惯性以同志圈很乱,同志缺乏责任心,同志之间也没有什么契约精神为借口,随意419,随意NP。
再加上各种外来的社会压力,导致这个圈子的负心人很多,并且负心,出轨都是可以被接受的。
有人说《张先生与张先生》这本书描绘了当代中国都市同志的众生相。形形色色的同志,形形色色的爱情,如同异性恋在八月长安的振华三部曲中寻找青春,同志则可以在这本书找到自己的影子。
作为一个读者,作为一个希望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的读者,我被这本书虐到了。
合上这本书的时候,我一直在问,张南,你为什么要先出轨呢?
想起网上那个段子,明明家里开着法拉利,偏偏要去坐路边的三轮车。
记得电影《北京爱情故事》里,刘嘉玲问梁家辉,你告诉我你出轨了几次?(原话记不得了,大意是如此)梁家辉没有回答,而是跟嘉玲姐碰了下红酒杯。
其实无论是同性恋,异性恋,双性恋,感情的性质都是一样,都是一个灵魂对另一个灵魂的态度。
然而,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被偏爱的有恃无恐。这是我们作为人骨子里的劣性根。只不过道德,责任,良心,理智这些可以把我们拉回正轨。
所以,无论现实多么残酷,依旧祝福爱情。
同性恋,异性恋,双性恋,无性恋,恋物人,多边恋爱……
祝,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
——yang
20180510 长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