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与心

作者: 你好达达尼安 | 来源:发表于2017-01-29 23:53 被阅读0次

过年烧香是持续了不知多少年的传统活动,从小到大二十多年来年年跟着父母后面看着他们买香烛;看着他们将香点起,青烟袅袅;看着他们虔诚参拜,闭目合十。

其实小的时候也会学着大人模样对着无数菩萨从这头拜到那头,求他们保佑实现所有愿望。我不认识所有佛,但所有佛我都拜。想着这样总会有神明能听到我的愿望。

后来渐渐长大,明白佛像再高大不过是人们塑的罢了。是人,使得佛像高大威严;是人,用笔勾勒出佛的眉眼,衣带。拜佛的心就没有以往那么虔诚笃定。每年初一上庙,仅仅作为一种习惯被保留了下来。

而今因为实习,第一次在外过年。没有父母好友陪伴,一人买票,取香,燃香,默默参拜。

那么多佛,我依然不全认识。然而这并不妨碍我拜他们,只要是佛就好,他们总会有无边的法力来实现我小小的愿望。

但每当拜一座佛,诉说祈愿时,总感觉是对另一个自己说话,在对自己的心说话。默许的愿只有心知道。

头脑总是理智的,而灵魂里藏着善的同时也存在着懒惰,拖延与放纵。我是用头脑在对心说话。

所以渐渐明白,要拜的佛原来在各自心里。你是你心的起止,只有你才能让自己富足、喜悦或是憎恶、愤恨。所有的所有皆出于你,因果轮回,由你造也由你受。你是自己的佛也自己是魔。

世上有那么多神明,上帝、佛陀、修罗、渡母……

这些都是人们对天地间神秘力量的具象化,是各个地域民族对一种无法解释的超越自身力量的描写与塑造。

一些成熟文明得以传播弘扬,在地域与地域,国家与国家之间不断交流融合,形成更成熟灿烂的宗教信仰与文化。

这些教义中所弘扬的善,宽容,人性的美和无私使得人性更深邃伟大。

但如今,佛与教义似乎分开了,人们从来都是热烈参拜贴金描彩的佛像,忽视了拜佛最根本的教义。结善缘,辨真假,离丑恶,修得纯净莲花心。好比交友,交的是心而不是在外的一副躯体。

拜佛亦是修佛,心里有佛才能渡己渡人。

相关文章

  • 学佛慈悲心

    学佛,就是要让自己的心与佛的心相应。佛的心是慈悲心,我们要学佛,就是要来培养慈悲心。

  • 佛与心

    过年烧香是持续了不知多少年的传统活动,从小到大二十多年来年年跟着父母后面看着他们买香烛;看着他们将香点起,青烟袅袅...

  • 有钱人修佛,没钱人做佛

    有钱人修佛,是因为佛不在其心。没钱人做佛,是因为佛已住其心。佛在与心否,全看心中是否有佛。 为什么成就者修...

  • 佛是快乐佛,心是如来心

    佛是快乐佛, 心是如来心。 本来无你我, 何来假与真? #无相先生# 两张小佛牌:浴佛歌&得意忘佛

  • 有没有佛缘,一看便知!

    心中有佛是佛缘 佛缘,是心与佛的交流。学佛是对自己良心的交待,不是做给别人看的。修佛是修心,佛无处不在。修佛不在表...

  • 佛度有缘人,那什么是佛缘?

    心中有佛是佛缘 佛缘,是心与佛的交流。学佛是对自己良心的交待,不是做给别人看的。修佛是修心,佛无处不在,修佛不在表...

  • 佛度有缘人

    佛渡有缘人,看看你有没有佛缘? 1、心中有佛是佛缘 佛缘,是心与佛的交流,学佛是对自己良心的交待,而修佛则是修心,...

  • 何为佛缘?

    心中有佛是佛缘 佛缘,是心与佛的交流。学佛是对自己良心的交待,不是做给别人看的。修佛是修心,佛无处不在,修佛不在表...

  • 圣人求心不求佛,凡人求佛不求心——怎么理解这句话?

    “圣人求心不求佛,凡人求佛不求心。”这句话很有道理啊,不过与原文有些出入。 原文出自《坛经》: 圣人求心不求佛,愚...

  • 问答撷录·未一心不乱前,不求见佛

    未一心不乱前,不求见佛 未得一心前,断断不萌见佛之念。能得一心,则心与道合,心与佛合。欲见即可顿见,不见亦了无所碍...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佛与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onci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