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接到家人电话,问我是不是在家,我说在啊,问他怎么了,平常这个家人是不会打电话跟我聊天的,通常是侄子在的时候打来,想找孩子,或是问孩子的状况。
家人听我问,开始说今天也还没确定晚上要不要去朋友家,也还没确定什么时候回来,我心里想,能不能不要废话直接重点,不过嘴上只有说嗯。然后东扯西扯之后,家人才说,你能不能先卤一下猪脚,说完这句还要跟我解释,今晚如果去朋友家明天中午也可以吃,反正娃明天早上足球课,这样那样。
我不想再听废话,直接说,知道了,下次早点说,我早一点退冰安排。
不到一分钟可以讲完的事情,为什么要扯这么远呢?还是我现在太没耐心了?我忍不住怀疑起来,于是我又好声说,我知道了,你们晚上决定怎样再跟我说哦。
我想到今天早上跟好友通电话一个半小时,我们什么都聊,我并没有觉得哪些是废话啊,是不是我们太熟悉了,说任何话题都不需要铺垫,什么都直接说。我不禁问问自己,如果是跟其他人讲话,我会不会也这样铺垫?别人会觉得废话还是受用呢?
我忽然想起今天的一个小插曲。
这几天社群在调查买书的小伙伴,提供购书福利,最基本的就是共读营。我在社群里面通知大家,请买书的小伙伴私信我,这样我才能一个个安排福利。有很多小伙伴加我后,直接就把资料传过来,说要领福利,我很快就可以依照买书的数量安排福利。
偏偏有些小伙伴加我后没有任何动静,我怕他不知道,发了打招呼,还问是不是要领购书福利,还是有很多小伙伴发给我你好,或是老师好,然后就没有下文了。我一直在想,他们是不好意思吗?还是我表达不够清楚?
后来我推测有些小伙伴可能是不好意思,要先跟我聊几句,才好意思说自己要领福利。还有一个更可爱,哈拉半天之后,才跟我说,他还没买书,问我要在哪里买。我还真的有点晕,我很想跟他们说,不必客气,想要什么就直接说,我这个人个性直,不需要铺垫,我们彼此都可以节省时间。
人和人之间,是不是就是要这样铺垫,再进入正题,才不会显得太过突兀,我这样直接是不是太急躁,太没有耐性,太不懂人情世故了,我一直问着自己。
我想起以前做生意的时候,有时候去厂商那里开会,从走进会议室,都要先客套寒暄半天,说说最近的天气好奇怪,说说前阵子我去了哪个公园还不错,说说前几天买了个新奇的小玩意。当时我好像也没有觉得废话,可能是知道有需要跟对方套近乎,每一个话题都是在试着找到共同的兴趣,没一句话都带着目的,而不只是寒暄。
也许是不同的环境不同的立场,让我有不同的反应,也许是我的目的和对方不同所以认知不同,也许只是我越来越没有耐心了。
我又想起昨天晚上,侄子一边吃饭一边问我,吃完饭后能不能看20分钟电视,就这样简短的问题,没有铺垫,我好像也没有不高兴,只问了作业写完没,就给了肯定的答复。而一个月以前,他总是拐弯抹角东拉西扯地问,每次都要我问说你到底想要干嘛,他才说出真正的目的。现在想想,是我改变了他的做法,但是我不知道这个做法好还是不好,会不会这个做法只适合我?我开始有点担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