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第六章 连洲古谶话风水

第六章 连洲古谶话风水

作者: 邓智宁 | 来源:发表于2018-05-05 17:28 被阅读0次

                        第六章   连洲古谶话风水

                                                       作者:尹江涛 邓智宁

        连洲古谶为南充古八景之一。

        连洲即大小洲,俗名大中坝、小中坝,是南充段嘉陵江中的江心岛。

                                    连洲今何在

         在嘉陵江与朱凤山麓相接处有两个大小不等的中坝,连洲古谶指的就是这里。昔日,嘉陵江水浩浩北来,过了鹤鸣山,在今四桥附近东拐,吸收流经高坪的清溪河水,绕朱凤山曲折流淌。由于地球自转,嘉陵江主河道逐渐西移,江水带来的泥沙,经成千上万年的时光,堆积成陆,又受支流西河水的冲击,在数百年前,形成了大小洲相连的地貌。

        嘉陵区恒子河大桥不远处,江的中心飘浮着两块舢舨似小土包,小土包上隐隐然生着草木,江鸟时飞时栖,很是引人注目,那就是“大洲连小洲”的小洲的残余。

     上世纪,下面的青居航电工程建成蓄水,上游水位提升,江面扩宽,受此影响,小中坝只留下如今江中的几个小土包。

       而那大中坝,在近几年里,已崛起一座现代的都市。  星斗移转,沧桑变幻。当年的“连洲古谶”已换成了新的景象。而古老的传说却仍在悠悠江水、隐隐青山间飘荡,时不时地飘进我们的心,讲述着风水的神奇。

                                      古谶谁言之

        谶是一个汉语字,拼音为chèn,基本意思是秦汉间巫师、方士编造的预示吉凶的隐语;指将要应验的预言、预兆。

        相传,明代初年,曾在朱元璋面前预测了大明王朝灭亡情形的铁冠道人来到了顺庆城,看到鹤鸣、朱凤两山之间,江水环绕着一大一小而又相连的中坝时,留下“大洲连小洲,此地出公侯”的谶语后飘然而去。

          铁冠道士张中,生于元世祖至元31年(西元1294年),字景华,生平戴一铁冠,故世称铁冠真人,著有《玉景秘旨》《皇极体要论》《元元真书》。铁冠派奉张中为创派开山初祖。张中曾辅朱元璋大破陈友谅鄱阳湖、取豫章,据传他还成功预言了建文殉国和明朝整个历史命运。后功成身退,不知所终。成祖朱棣登位后,思念张中功绩,具椁招魂,葬于凤阳,敕封为张太师。

       铁冠道士说出“此地出公侯”谶语后的的一百多年里,南充地方果然相继出了任翰、陈以勤、陈于陛、黄辉等杰出人物,他们或官至宰相、或为帝师,又无不回归故里,溶于嘉陵两岸的山山水水。因为南充境内公侯迭出,人文极盛,于是,人们想起了当年高人“此地出公侯”的谶语,便称这碧水环绕的大、小中坝为“连洲古谶”,将一种平常的地理现象赋予了神秘色彩。

         许多名人为连洲古谶作诗。

        王以丰诗云:“山川灵秀毓公侯,千载犹传大小洲。我欲携樽舟上坐,隔江撑过木兰舟。”卢雍诗云:“大小洲连灿碧沙,公侯生此信非奢。杜陵有语君须记,余庆还归积善家。”

       诗中都提到了大小洲和公候。映证了古谶成真的事实。

                                古谶实为“风水之说”

        古谶是对大小洲的好风水的肯定。

        风水是中华民族历史悠久的一门玄术,也称青乌术、青囊术,较为学术性的说法叫做堪舆。风水是自然界的力量,是宇宙的大磁场能量。

         早期的风水主要关乎宫殿、住宅、村落、墓地的选址、座向、建设等方法及原则,为选择合适的地方的一门玄学。

        风水的原理,似乎很复杂,又似乎很简单。晋代郭璞注《葬书》中为风水下了最早的定义:“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谓之风水。”风就是元气场能,水就是流动和变化。  古人认为,万事万物由气聚而生,气散而灭。既灭之后,其灵气随风飘散,往往会聚集到山坳水角,对人类吉凶发挥影响。

    风水学的基本理论是人死之后,其灵魂会随风而飘动,藏聚于“山环水抱”、“藏风聚气”之处,并能福荫子孙。  朱熹认为,在一个能藏聚天地祥和灵秀之气的地方建设住宅或者坟墓,对生人的精神状态和死者的灵魂安宁都会有良好的影响。 

        通俗的讲,风水好的地方,居于此处,象征人事兴旺,盼望令后代富贵、显达。严格的讲,即是符合风水学中“富“和”贵”原则和标准(即所谓“好风水”)的地理位置或环境。个人风水定数为天年,龙脉龙穴合一,即可增人体天年之气,德之涵养,福纳四海,寿与天齐,风水好必家安旺人丁第及状元,封侯拜相尽在气数之中!

        所谓天有三宝日、月、辰; 地有三宝风、水、火;人有三宝精、气、神。风和水合之为气,则脉气,归之为灵气,得之可行昌运也,失之停滞不前;青龙为水,水化为气,阳宅风水定数为龙脉,前朱雀,后玄武,左青龙,右白虎,堂正中。

       山脉从很远的地方蜿蜒而来,这就是风水中所谓的来龙,将至到头处再隆起山峰,峰前有案山,峰左伸出青龙山、右有白虎、中有明堂、水流曲折,以使坟穴藏风聚气而福荫后人;外洋宽阔能容万马,可致后代鹏程万里、福禄延绵。

        依山傍水是风水最基本的原则之一,山体是大地的骨架,水域是万物生机之源泉,没有水,人就不能生存。依山的形势“土包屋”,即三面群山环绕,南面敞开,房屋隐于万树丛中。

        风水经典《博山篇》主张“寻龙认气,认气尝水。其色碧,其味甘,其气香,主上贵。其色白,其味清,其气温,主中贵,不足论。”《堪舆漫兴》论水之善恶云:“清涟甘美味非常,此谓嘉泉龙脉长。春不盈兮秋不涸,于此最好觅佳藏。”不同地域的水分中含有不同的微量元素及化合物质,有些可以致病,有些可以治病。

         风有阴风与阳风之别,清末何光廷在《地学指正》云:“平阳原不畏风,然有阴阳之别,向东向南所受者温风、暖风,谓之阳风,则无妨。向西向北所受者凉风、寒风,谓之阴风,宜有近案遮拦,否则风吹骨寒。”这就是说要避免西北风。坐北朝南,不仅是为了采光,还为了避北风。

       清代的《郇日宅十书》指出:“人之居处宜以大地山河为主,其来脉气势最大,关系人祸福最为切要。”风水学重视山形地势,龙脉的形与势有别,千尺为势,百尺为形,势是远景,形是近观。有势然后有形,有形然后知势,势住于外,形住于内。势如城郭墙垣,形似楼台门第。势是起伏的群峰,形是单座的山头。势为来龙,若马之驰,若水之波,欲其大而强,异而专,行而顺。形要厚实、积聚、藏气。

         风水理论认为,气是万物的本源,太极即气,一气积而生两仪,一生三而五行具,土得之于气,水得之于气,人得之于气,气感而应,万物莫不得于气。风水理论提倡在有生气的地方修建城镇房屋,这叫做顺乘生气。只有得到滚滚的生气,植物才会欣欣向荣,人类才会健康长寿。

         中国人对地理风水的意识产生很早。到了战国与先秦时期,是风水理论的形成时期。秦代朱仙桃所著的《搜山记》,成为风水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至汉代时,人们已将阴阳、五行太极八卦等互相配合,形成了中国独有的对宇宙总体框架认识的理论体系。这个框架是风水学的理论基石,对风水的应用与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魏晋南北朝时代,风水理论已经逐渐完善,如托名郭璞的《葬书》一直被推崇为风水理论的“经典”。到明清时代,风水发展到了极点,风水活动遍及民间及至皇室。明朝开元时的刘伯温就是一位风水大师,他对风水学也有很大的影响。蒋大鸿所著《地理辩证》是以挨星为理气的主要内容,为近代风水理论的经典。

        现代风水学文献与著作主要有:黄一真著《非常旺宅风水》,《风水学入门》,《风水知识》,《葬书》 《撼龙经》 《疑龙经》 《天玉经》 《青囊序》 《青囊奥语》 《都天宝照经》 《重校正地理新书》 《玉髓真经》,张子微著 《地理铁案》,宋 司马头陀著 《地理金水两案》,宋 司马头陀著 《理气心印》,宋 吴景銮著 《拨砂经》 《杨公开门放水经》 《玄空秘旨》目讲禅师 《地理原真》,孔闻星 《地理五诀》,赵九峰著 《地理辨正》 《地学仁孝必读》,周梅梁编著 《地理冰海》 《玄空本义》,谈养吾著 《玉函通秘》 《地理辨正揭隐》 《阳宅十书》 《阳宅大全》 《八宅明镜》 《阳宅地理风水全集》等。

                                      古谶是否可信

          中国人是全世界最相信风水的民族之一,假若没有风水这回事,那它又怎能让我们信了几千年,况且很多风水师看阴宅、阳宅断事往往神准无比? 古谶是否是科学的判断?我曾看过新华社一位记者写的《鬼神是否真的存在》一书,得出的结论是国神为“磁场”。孔子虽然敬鬼神而远之,却不敢直接否认鬼神的存在。否则,冷猪肉岂不是形同虚设?风水学在中国有着古往今来的漫长历史,几乎每个人对风水一说都有不同的看法与见解,通常有很多人把风水和《看相算命》论为一体,这根本就是两个不同性质的事物,风水是一种人世间无形的科学,就像人的灵魂一样,看不见摸不着却依然存在,而看相、算命、卜卦、测字却是民间流传的一种道术。

         近年来,量子科学的发展让我们对“古谶”的认知更加信以为真?现代科学发现,对物质的研究,在进入分子、原子、量子等微观级别后,意外非常大。而最神奇的是量子纠缠。科学实验发现,二个没有任何关系的量子,会在不同位置出现完全相关的相同表现。如相隔很远(不是量子级的远,是公里、光年甚至更远)的二个量子,之间并没有任何常规联系,一个出现状态变化,另一个几乎在相同的时间出现相同的状态变化,而且不是巧合。量子纠缠是经理论提出,实验验证了的。我国科学家实现了13公里级的量子纠缠态的拆分、发送。

         这搅乱了我们的哲学世界。我们原来认为世界是物质的,没有神,没有特异功能,意识是和物质相对立的另一种存在。现在我们发现,我们认知的物质,仅仅是这个宇宙的5%。没有任何联系的量子,可以如神一般的发生纠缠。把意识放到分子,量子态去分析,意识其实也是一种物质。既然宇宙中还有95%的我们不知道的物质,那灵魂、鬼都可以存在。既然量子能纠缠,那第六感、特异功能也可以存在。同时,谁能保证在这些未知的物质中,有一些物质或生灵,它能通过量子纠缠,完全彻底地影响我们的各个状态?这坍塌了我们的物理世界。我们现在所有的物理学理论,都以光速不可超越为基础。而据测定,量子纠缠的传导速度,至少4倍于光速。这也崩溃我们的内心世界。科技发展到今天,我们看到的世界,仅仅是整个世界的5%。这和1000年前人类不知道有空气,不知道有电场、磁场,不认识元素,以为天圆地方相比,我们的未知世界还要多得多,多到难以想像。世界如此未知,人类如此愚昧,我们没有理由否定风水、否定古谶?

         不管怎样,大美的南充是三总故里,过去和当今也是人才辈出。“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我们在城市建设中一定要保护生态,让南充有一个好的风水,期望有更美好的“谶”再出现。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第六章 连洲古谶话风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orer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