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27937202/066940ae9c92805e.jpeg)
早起的习惯非一日之久,养成此好习惯的益处也一言难尽。
早起第一件事便是上厕所蹲大号。坐在大便器上读书,抬头思索的空间,看见卫生间隔着的铁纱窗外,有绿藤攀爬随风翘首以盼,好像扒窗偷窥我在解手。相看两不厌,窗台一片绿。听草间的蟋蟀叫得欢,听树上的蝉鸣叫得远,听窗外的小鸟叫得清脆,我的心情顿时安顿安静下来。
坐在大便器上读书也是我的一大嗜好。就像欧阳修,他对时间管理集中在马上、枕上、厕上,他说:“余平生所作文章多在三上,乃马上、枕上、厕上。”世事繁杂乱无章,一向人生有限身,抓紧零碎时间,做自己喜欢干的事情,不亦乐乎、智乎。
此时,蝉躁心愈静,临窗听鸟鸣。鸟儿的合奏曲早在十四号楼就已经领略过了,七楼的平台上种些花花草草,每天我都撒一些金黄的小米给这些不知名的鸟儿们,它们每天清晨的鸟叫带给我很多快乐,让我一大早就感到舒服无比。后来,一些猫头鹰之类的大鸟们也来争抢食物,驱赶甚至撕咬小鸟,因为它们作恶后留下的鸟粪之大之多,我深感不妙,一是给我打扫带来麻烦,二是驱赶了每天清晨喊我起床的小鸟。吾心不悦,再也没有放些食物。慢慢地大鸟之类的粪便也就没有了。
我不是鸟,不懂鸟的世界里发生了什么,但我从没觉得鸟声太吵,蝉儿太闹,我们听不懂小鸟鸣叫声里的喜悦,听不懂蝉儿鸣叫里的辛苦,也尝不透蟋蟀叫声里的欢笑。但闲暇零碎时间,静下心来,倾听身边的声音,也是审视内心世界的自己,在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譬如,看楼前花开花落,听耳边蝉鸣鸟啼,羡慕鸟虫的逍遥自在,也欣赏它们的潇洒快乐,自己也觉得快乐、舒畅。
坐在大便器上,戴着老花镜,看书听声辨字。蝉躁阵阵,林间愈见寂静,鸟鸣声声,窗外绿意更显幽深。“蝉鸣林愈静,鸟鸣山更幽。此地动归念,长年悲远游。”之意,油然而生。
续读《诗经》之《鸱鸮》:“鸱鸮鸱鸮,既取我子,无毁我室。恩斯勤斯,鬻子之闵斯!迨天之未阴雨,彻彼桑土,绸缪牗户。今女下民,或敢侮予?予手拮据,予所捋荼,予所蓄租,予口卒瘏,曰予未有室家!予羽谯谯,予尾翛翛,予室翘翘,风雨所飘摇,予维音哓哓。”
这诗有点不好读,也不甚押韵,有四个字、五个字、六个字的,比较难读的偏僻字也有,但意思挺好玩,是一篇上好的寓言。它以一个小鸟母亲的口吻叙说,像一只丛林底层弱小的小鸟母亲在哀叫与诉说。一只猫头鹰抓走了鸟妈妈的小鸟,又来毁坏风雨飘摇的鸟窝,本来鸟妈妈含辛茹苦抚养幼子已经病倒了,仍然拖着病体趁天晴修补家园,爪子磨坏了,疼痛无比,还得继续干活,嘴巴琢凸了,连泥土都衔不动了,可她心里急啊,窝还没垒好,羽毛稀疏凋残,鸟窝摇摇欲坠,鸟妈妈只能一边艰难地干活,一边惊恐地哀叫着。
诗歌中的鸟妈妈看似孱弱哀叫,其实她很坚强,面对灾祸,她有着生存的勇气和毅力,她能在丧子的痛苦中振作起来,重建家园,哀求猫头鹰不要再伤害侵袭她的家园,可是,猫头鹰是贪婪的,已经作福作威惯了的列强们,它们已经尝到了剥削侵蚀别人的甜头了,鸟的家园还会再次受到猫头鹰的袭击和掠夺,但鸟妈妈不退缩,仍旧固守家园,捍卫家乡。家园纵然已被破坏,可鸟妈妈依然不会妥协,不会罢休,而是继续迎难而上,继续修建,誓死捍卫自己的家园。
回首中国历史发展,回看这首《诗经》里的寓言,这只小鸟的母亲是多么的伟大,她的遭遇就是生活在下层、底层、低层劳动人民的一个象征啊,是旧中国劳苦大众的真实写照啊,虽深受压迫,还要抬头挺胸,忍辱负重,为了生存,继续战斗,坚守对美好家园的向往和发展。
这是读《诗经》听鸟鸣后油然而生的一种守望力量。唯有守望,才有希望。惟有希望,才能生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