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磕99天】Day39
这是一本因为触感而买下的书。打开之后内容也是非常的惊艳。景观建筑设计毕业的我不禁好奇作者对设计的理念是什么?是否有一些不同的视角?
设计在哪里?最令我们视而不见、习焉不察,而恰恰又离不开的大概就是设计了。我们穿戴着经过设计的衣物;生活在经过设计的房屋里;使用着经过设计的各种日用品;用经过设计的工具生活;甚至走路的街道也经过设计。归根结底,设计无处不在,我们无意识地生活在设计的海洋中。生活本身,就是设计的起源地;而设计,归根结底就是我们对生活的发言。
那什么是设计?这往往是一个基本却又难以回答的问题。所谓设计,就是解决问题。就是将人类生活或生存的意义,通过制作的过程予以解释。在原研哉看来,设计不是一种技能,而是捕捉事物本质的感觉能力和洞察能力。所以,设计师要时刻保持对社会的敏感度。
......
但是好的设计时常让你基本意识不到其设计的作用。
“日常”是原研哉反复提到的一个词。在他看来,这是设计的根本,也是设计的意义。其实在我看来,《设计中的设计》这本书说到底,也绝不仅仅是告诉我们设计的理念,而是在提醒我们:应该深化对事物的理解思考和感知方式,不要用固有的思维去定义,让它变得未知,反而找寻到其本身的意义。其实,每个人都可以做一个设计师,因为你可以设计的不仅仅是一般意义上的“设计”,还有你的生活。
再设计——二十一世纪的日常用品
再设计就是把平常物品的设计再做一下。尝试想一下,把一种熟悉的东西当做未知来看是一种什么体验?
原研哉收集了三十二位日本优秀设计者对日常用品,比如火柴、卫生纸、捕蟑盒等的再设计提案。这些设计与原先的设计差异明显,但这恰恰是这个展览的目的:在差异中发现设计的意义。书中的几个设计不仅有趣,更为我们揭示了“日常生活”所具有的无限可能性。
当然,日产用品的设计必然是长期培养的完全成熟的设计,即使是名家,短期内也不可能颠覆。但这里的再设计,每个创作者的设计方案都有一个清晰的想法,我们也能看出其背后的理念和传统产品的区别。也应该学到,若我们能以“未知”的眼神去审视日常,“设计”的意义定会超越技术的层面,为我们的生活观和人生观注入力量。
我比较喜欢面出薰的火柴系列——大自然的火焰
现在使用火柴的机会是越来越少了,设计师面出薰想用火柴这个小物件引发人们对物品最原始的状态的记忆,唤起他们存在的意义。
面出薰说:“这些火柴是顶部涂上了可燃物的天然小树枝。”他赋予这些小枯枝回归自然母亲之前最后一次奉献的意义。
通心粉的再设计也同样有趣,改变人们心里固有“美味的形状”的效果和造型,从建筑等反面去分析、思考、再设计。不仅仅在造型和意义上取胜,更深层次的思考了通心粉原造型的意义。
“通心粉为什么有孔洞?”
首先,通心粉需要用水煮。如果没有孔洞,中间部分就很难煮透。
其次,通心粉本身无味,要附着大量调味酱方可食用。因此,不许有足够的表面积让酱料附着,孔洞无形中形成了表面,部分通心粉外表面的凹槽条纹,也是为了使调味酱更容易附着在上面的窍门。
第三,方便生产,通心粉的横切面形状只要将原料推挤出去就能成形。
当然,让人看上去能产生食欲,长期食用也不至于厌倦的简洁性也很重要,有孔洞的通心粉满足所有这些要求。
如此看来,简单的通心粉实际上是深思熟虑的设计成果。
越看越聚的好玩和有趣,这些设计方案对原有事物的再理解和独特的理念深深了勾住了我,让我都不禁主动思考,为什么我们需要这样的设计?抬起来,扫视周边的物件,开始让我注意很多平时没有注意的东西和规律。
为什么水杯设计成这个样子?
为什么杯把设计类似耳朵?
为什么键盘的长宽有标准?
我想这是因为我们总是忙碌而忽视了身边最普遍、最自然的景象。
总而言之,学习设计并不是一种技能,而是捕捉事物本质的感觉能力和洞察能力。其实就是增加感悟力,充分理解人性,这是最重要的。
“再设计”要考虑的问题就是用最简洁的方式去达到美感和功用的同时,同时还能发觉其未知的深意和对人性、自然的思考。愿我们都有一双发现熟悉事物本质的眼睛,你会发现一切都会变得未知和有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