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佾篇

作者: 甜的小帆船 | 来源:发表于2018-08-27 11:34 被阅读0次

    【原文】

    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 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

    【注释】

    ①杞:周之封国,乃夏代之后。

    ②征:同证,证明。

    ③宋:周之封国,乃殷代之后。

    ④文献:文,指历史典籍;献,指贤人。

    【译文】

    孔子说:“夏朝的礼,我能说出来,(但是它的后代)杞国不足以证明我的话。殷朝的礼,我能说出来,(但它的后代)宋国不足以证明我的话。这都是由于杞、宋两国现存的文字资料和熟悉夏礼和殷礼的人不足的缘故。如果足够的话,我就可以得到证明了。”

    【评析】

    这一段话表明两个问题。孔子对夏商周代的礼仪制度等非常熟悉,他希望人们都能恪守礼的规范,可惜当时僭礼的人实在太多了。其次,他认为对夏商周之礼的说明,要靠足够的历史典籍贤人来证明,也反映了他对知识的求实态度。

    【原文】

    子曰:“禘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观之矣。”

    【注释】

    ①禘:音dì,古代只有天子才可以举行的祭祀祖先的非常隆重的典礼。旧天子之丧,新天子奉其神主入庙,必先大祭于太庙,上自始祖,下及历代之祖皆合祭,谓之禘。

    ②灌:禘礼中第一次献酒。

    ③吾不欲观之矣:我不愿意看了。

    【译文】

    孔子说:“对于行禘礼的仪式,从第一次献酒以后,我就不愿意看了。”

    【评析】

    在孔子看来,一个人的等级名分,不仅活着的时候不能改变,死后也不能改变。生时是贵者、尊者,死后其亡灵也是尊者、贵者。这里,他对行禘礼的议论,反映出当时礼崩乐坏的状况,也表示了他对现状的不满。

    【原文】

    王孙贾问曰:“‘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何谓也?”子曰:“不然。获罪于天,无所祷也。”

    【注释】

    ①王孙贾:卫灵公的大臣,时任大夫。

    ②媚:谄媚、巴结、奉承。

    ③奥:这里指屋内位居西南角的神。 意指卫君之亲幸。

    ④灶:这里指灶旁管烹饪做饭的神。 意指外朝用事者。

    ⑤天:以天喻君,一说天即理。

    【译文】

    王孙贾问道:“俗话说的,与其奉承奥神,不如奉承灶神。这话是什么意思?”孔子说:“不是这样的。如果得罪了天,那就没有地方可以祷告了。”

    【评析】

    从表面上看,孔子似乎回答了王孙贾的有关拜神的问题,实际上讲出了一个深奥的道理。这就是:地方上的官员如灶神,他直接管理百姓的生产与生活,但在内廷的官员与君主往来密切,是得罪不得的。

    【原文】

    子入太庙,每事问。或曰:“孰谓鄹人之子知礼乎?入太庙,每事问。”子闻之,曰:“是礼也?”

    【注释】

    ①太庙:君主的祖庙。鲁国太庙,即周公旦的庙,供鲁国祭祀周公。

    ②每事问:祭事中礼乐仪式,乃及礼器所陈,孔子每事必问。

    ③鄹:音zōu,春秋时鲁国地名,又写作“陬”,在今山东曲阜附近。孔子父叔梁纥曾为鄹邑大夫,孔子生于此,“鄹人之子”指孔子。

    ④是礼也:也,通邪,是疑问词。孔子并非不知道鲁太庙中的各种乐器和礼仪。但是有的礼仪属于僭越,有的陈设不应该举行在侯国之庙中,比如雍之歌。有人知道这不合乎礼,但是不明斥,所以孔子伪装不知,问适所歌者何诗。孔子入太庙而每事问,事正类此。这是一种极委婉而又极深刻之讽刺与抗议。

    【译文】

    孔子到了太庙,每件事都要问。有人说:“哪个人说这一位鄹邑的年轻人知礼呀?他到了太庙里,什么事都要问别人。”孔子听到此话后说:“那些就算是礼吗?”

    【评析】

    孔子对周礼十分熟悉。他来到祭祀周公的太庙里却每件事都要问别人。所以,有人就对他是否真的懂礼表示怀疑。

    这一段说明孔子并不以“礼”学专家自居,而是虚心向人请教的品格,同时也说明孔子对周礼的恭敬态度。

    还有一种说法是孔子深知祭祀的礼乐制度不合乎情理, 但又不能直说,只能通过这种方式讽刺。

    总之,孔子对于周礼是恭敬的,深知各种周礼制度。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八佾篇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ouzi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