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面上写作书有很多,讲解技巧的、讲解底层意识的林林总总,今天挖掘出一本写作书,个人觉得值得放在诸多书之前翻翻,这就是--《小说创作大师班》。
经过和很多写手小伙伴的聊天,发现了一些共性问题,比如:
文笔不好怎么办?
自己的小说华而不实怎么办?
写出来的小说没有代入感怎么办?
······
这些问题都可以在这本书里找到答案。
书中总计介绍了21位世界级的文学大师的独门秘诀,里面不乏我们经常见到的名字,比如写出资本主义社会百科全书的巴尔扎克、钢铁硬汉海明威、吓哭你不偿命的现代恐怖大师史蒂芬·金。
每个篇幅里,除了大师们的写作秘诀,还有一些有意思的小八卦,比如巴尔扎克当年之所以写作,是因为他发现律师工作太无聊了,在各种闯荡失败之后,发现码字也可以赚钱,而且自己在这方面还有点天赋,于是开启了触手怪之路。
如果打个比方,我觉得《小说创作大师班》这本书相当于少林藏经阁里的武学总览大纲,通过这本书可以快速了解七十二绝技的优缺点,从而可以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那一门绝技,最有意思的是,不论读者觉得自己多么特殊,几乎都可以发现,原来早就有某位大师有着和自己类似的癖好,而且走的更远。
接下来,聊聊书中一些有意思的话题,首先是文笔太烂怎么办?
有的写手觉得,自己文笔太烂了,不好意思继续写,有的写手因此而没有开启写作之路,更有的写手认为:我写的本就是网文,文笔无所谓。这看似潇洒的背后,依然隐藏着对文笔的不自信。
如果你也这样想,强烈推荐读一读本书的第一个故事:巴尔扎克。
大家都知道这是位大神,有的读者可能还知道他可以在两到三周完成一部中篇小说,搁在现在不见的弱于老鹰这些触手怪,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其实他的文笔很烂,而且很烂很烂。
也许有的读者看过巴尔扎克的书,觉得:不至于吧,没发现文笔差呀。
其实这是因为,巴尔扎克当年是用法文写作的,当作品被翻译成其他文字,译者往往会将他混乱的语法和滔滔不绝的长句做精心处理,最后呈现出的内容,比原著更具有可读性。
那么巴尔扎克的文笔差到什么地步呢?
书中有这么一句话"对巴尔扎克而言,他那拙劣的文风在其职业生涯早期几乎就是个笑话"。
看完他的经历,相信文笔烂这个心魔可以去掉了一大半。
如果这本书仅仅止步于此,那只是一本鸡汤书罢了,作为一本习作书,一本秘籍,书中最有价值的自然是分析巴尔扎克这位大神的成功原因。
作者认为巴尔扎克主要是做到了扬长避短:用情感标签来对抗文笔拙劣。
巴尔扎克是一位刻画情感的大师,他擅长使用情感标签来解读人物的感受。
小说中的人物随着情节的起伏,会出现一些强烈的情感,比如被人揭发时候的愧疚、被追杀时候的紧张等等。这些情感触动人物的同时,也可以将读者的情绪代入故事中。如果想给故事增色,不妨在这些环节多下点功夫。
作者提出,我们可以准备一份情感标签的手册,一旦希望使用标签,可以随时翻阅调取。
也许有的人会提问:万一我的标签手册里存货不多怎么办?
其实也不用紧张,因为巴尔扎克的存货很可能更少。
巴尔扎克的小说,经过专业评论家分析发现:部分情感标签词汇,比如”pleasure“(意为乐趣、快感),是他最常用的标签之一,曾经用在了近半数人物的心理活动中。
但是读者们很难发现这个秘密,因为这些词汇分散在了不同篇幅里,所以除了评论家们,很少有人意识到这个手法,反而无数人因为故事里呈现出来的勃勃生机而大加赞赏。
因此,在互联网时代的写手们,可以放心大胆地去写作吧,将自己的长处发挥到极致,可以弥补文笔拙劣带来的写作缺陷。
接着我们聊聊第二个话题:自己的小说华而不实怎么办?
对这个问题最有发言权的,应该是那位写下了《月亮与六便士》的毛姆。他的作品类型,遍及戏剧、短篇故事、散文和小说,而且他可以用直截了当的方式讲述这些曲折离奇的故事,因此毛姆也被称为”早期朴素风格大师“。
那么毛姆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呢?
作者认为,毛姆首先做到了:精心挑选人物。
人物的选择,应该注意类型的均衡,以此形成鲜明对照,如果所有人都是同一类型的性格,很容易产生千人一面的效果,故事显得毫无生气。
在大热的作品《月亮与六便士》中,大家都知道他是以印象派大师高更为原型塑造的主角,但是不要忽略了另一点:毛姆塑造的另一个主要角色施特略夫,作为主角的朋友和小说主视角,有着和主角截然相反的性格。
主角无情冷漠,于是施特略夫富有同情心,到后期更用挑战伦理道德的极端情节推动两人性格的碰撞。
接着毛姆的第二个绝技是:灵活组织小说章节。
新手写作,喜欢将整个世界的架构和背景信息一股脑的在第一章节展现,这固然可以快速地让读者了解新世界,但同时也会导致小说的不平衡。
毛姆的做法是在不同章节之间用穿插方式进行快慢调节。
比如《月亮与六便士》的第五十一章,用对话方式快速讲述了主角在小岛上如何强迫女性,接着第五十二章用缓慢到臃肿的叙事,总结了如何和女孩相处,紧接着下一个章节又进入快节奏。
这种快慢调节可以塑造戏剧性的紧张,更容易引发读者的兴趣。
毛姆的其他绝技还有将角色放进艰难情景、制造惊喜、将作者自己代入作品等等。
而我总结后发现,除了作家们独特的技巧之外,他们往往有一个共性:专注和持续。
比如毛姆制定了严格的时间表去推动写作,他每天早上八点起床,早餐后从九点开始写四个小时。
巴尔扎克为了集中精神写作,会做两件事:把窗帘拉上和深夜写作。为了保持在深夜的清醒状态,甚至会大量喝黑咖啡。
塞林格在距离家里400多米的地方建造了一个混凝土建筑,每天待在里面闭门几个小时写作,因为建筑的玻璃是绿色的,所以他亲切的称之为“绿房子”。
在《小说创作大师班》中,作者展示的写作技巧远远不止这些,想要满足好奇心,不妨去书中一探究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