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论道
曹卫振
昨天和几个年轻的后生到黄河边放风,他们向我抱怨:“曹老师,我看别人的课上的那么精彩,研究做的那么扎实,好羡慕,别人是怎么做出来的?”
我想了想,指着黄河给他们说: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研究学问好比在黄河里捉鱼。有人用网捕,有人用罾搬,有人用钩钓……不管何种方式都能打到鱼。可现在好多年轻人好像岸边的观者,觉着别人的方法都好,自己都想用用,都想像别人一样打到既大又多的鱼,甚至有那种妄自尊大的想将黄河里的鱼一网打尽。”
我顿了顿,看向他们,他们几个会心的笑了笑。
“可是由于刚刚下水,对水性、鱼性、网性都不甚了解,往往收获甚微,着急的便兀自沮丧起来,有的嫌自己的网不好,有的怪自己的位置不行,有的甚至埋怨鱼儿太狡猾。”
他们几个笑得更灿烂了。
“殊不知这是由于心性不定。《大学》有云:“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通过对万事万物的认识、研究后才能获得知识;获得知识后意念才能真诚;意念真诚后心思才能端正)。”
几个老师若有所思,用期待地眼神看着我。
“黄河这么广大,鱼儿那么繁多,只要心静神定,好好思索一番,找准水域,着手做下去,逐渐地就能摸着打鱼的方法了。”
同行者若有所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