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年端午今又端午。 全球战疫正酣,京城防控形势严峻。疫情之下,今年端午别有意味,往常要么返乡探母,要么去姐姐家蹭吃棕子。按照少聚集、严防控的要求,今年瑞午只能宅在家中啦。但棕子还是要吃的,于是妻购了食材、棕叶,尝试第一次包棕子。俗话说“没吃过x肉,还没见过x跑。”虽是初次实践,夫人还是有模有样,包的棕子不仅品像不错,口感也是棒棒哒!



儿时,母亲总是在端午前日就备好糯米、红枣和叶子,半下午时开包,晚饭后点火。当闻到缕缕棕香时,着实想吃一口,被告知不熟呢,明天早上才能吃!及至睡眼惺忪,眼见吃不上只好睡觉去,等梦醒后再吃吧……次日一早醒来,母亲掀开锅盖先每人盛碗煮棕子水,“快喝了,原汤化原食!”看着黄中带绿、热气腾腾的“汤”,真心不想喝,可为吃棕子揑着鼻子喝罢,一股棕叶味、虽不苦涩但委实不好喝(现在来看,这就是蒸锅水、千沸水,虽没问题但没营养啊),赶紧喝完吃棕子啦… 16岁那年,入伍到了部队,至此二三十年再没喝上原汤、也没吃上原食…大约20多年前,也是端午,正在训练时突然接到家中电报:母病速归!!端午前一天,母亲照旧包棕子、煮棕子,半夜时突然发病,经诊断患了脑血栓,半身栓塞。赶至家中,看到病床上的妈妈,我双眼模糊、口难言辞…儿忝为国尽忠却无甚建树,但不能床前行孝实感惭愧!后来,母亲慢慢恢复,个性要强的她仍然想找回过去的感觉,还要做针线、还要包棕子…只是哥嫂姐姐们怕她累着,说啥不让多干活儿了。再后来,为了活动手指,加强锻炼,老人又用碎布拼做起了椅垫,几乎成了工艺品!


老人今年94岁,干起活来极其认真,加之耳朵又背,基本不受干扰。那年十一假期我与妻一同回家,因事先未告之家里,哥嫂均有事外出,我们敲门手都麻了老人也没听到。待碾转拿回钥匙开门进屋,老母仍然在窗前拼着自己的垫子,由于急着赴同学之约,我告妻别作声放下东西,锁门外出…待看到客厅一隅多了物品,母亲还不知道缘故……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妈在,家就在,漂在外面的孩子才有回家的期待!!现在,棕子儿女们 能包了,就连十几岁的重外孙女都会包啦一一


老人辛苦一辈子,是到享享福的时候啦!昨天嫂子包了棕子,老母一天吃了6个,饭量还行,就是粘粘的食物还是要少吃为好呵! 值此端午之际,愿老妈幸福安康,愿天下老人们都幸福安康!
(雪天于2020.6.25端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