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百善孝为先”,中国一直都宣扬孝道。自小我们就被告知要当一个孝顺的人,而孝顺意味着听父母的话,做一个让父母放心的孩子。即使父母打骂我们,也是为了我们好,因为“天下无不是的父母。”细细想来这才是最大的谎言。
针对这个谎言,心理学博士苏珊·福沃德和影视制片人克雷格·巴克合著了一本书,揭开了“天下无不是的父母”背后的真相。这本书就是《原生家庭:如何修补自己的性格缺陷》。
《原生家庭:如何修补自己的性格缺陷》讲述了父母是如何对我们的性格造成负面影响,而我们要如何改变这些负面影响。书的内容分为两个部分:一是有毒的家庭行为模式,二是应对之法。
什么样的父母是有毒的父母?
作者在解释这个问题时,给出了下面一段文字
这些父母加之于孩子的情感伤害,就像化学毒素一样蔓延至孩子的整个身心,而孩子遭受的痛苦也会随着成长不断加深。还有什么字眼比“有毒”更适合描绘这些不断贬损、伤害甚至虐待孩子,即使在他们成年后也大多并未收敛的父母呢
有毒的父母做出的具体伤害行动可能不同,但是类型却是相似的,他们给孩子造成的心理伤害也大多相似。问题就在于很多人没有意识到自己的一些性格问题,来源于“有毒”的父母。
“否认”和“合理化”是我们在面对“有毒”父母的心理套路。“否认”伤害的发生,“否认”伤害给我们带来的影响。同时给这些“伤害”找一个合理的理由,也就是把这些伤害“合理化”。而伤害给我们带来的愤怒情绪,要么是被我们转移到身边易下手的弱者身上,要么是被我们埋在心理转化为对自己的怨气。前者会让我们迁怒身边的人,后者则容易让我们患上抑郁症。
“有毒”的父母都有哪些类型?
在书中,作者例举了7种主要类型,分别是天下无不是的父母、不称职的父母、操控型父母、酗酒型父母、身体虐待型父母、言语虐待型父母、性虐待型父母。每一种有毒的父母,作者都结合实际的病例解析其带来的负面影响。其实在经典中我们也能看到“有毒”父母的身影。
第一种:不称职的父母
“你不是故意的,不等于你没有伤害我”,这是对不称职父母的有力控诉。不称职的父母通常精力集中于自己的事情上,对于孩子则表现出不重视的信息。这时就发生了角色置换,孩子变成“父母”,父母则变成了需要照顾的“孩子”。
在不称职的父母影响下,孩子被迫成熟起来,去承当属于大人的责任。他们本来有了自己作为小孩的需求,但是为了完成“父母”的角色,他们的需求得不到满足,渐渐地他们会否认自己有需求这回事。他的存在就是照顾别人,至于自己则无所谓。严重的是,在失去父母角色的榜样作用后,孩子的自我认同感(自己对自己所思所做的一种认可感)也容易迷失,其中包含影响性别身份(对自己心理性别是男性还是女性的自我认识)的形成。
从《红楼梦》中我们就可以看到这类父母的身影。《红楼梦》中探春的父母就是这种类型。探春的亲妈赵姨娘可以说只是生了她而已,而管教方面一直都是王夫人和贾母负责,至于探春的爸贾政一直都是甩手掌柜类型的。所以探春等于是王夫人和贾母一手教大的。而亲妈赵姨娘时不时要作妖一次,有时还得探春去收拾残局。于是探春比起其他姐妹都要“懂事”,成熟识大体。而且打心里希望自己是个男的,就可以出去闯一番事业了。也就是说她的性别身份是男孩子。
还有一个典型就是薛宝钗,薛宝钗爸爸英年早逝,留下妈妈却一心放在哥哥身上,几乎不怎么管宝钗。反而因为哥哥爱胡闹惹祸,妈妈又柔弱不太管事,所以家里大事要薛宝钗出主意搞定。因此薛宝钗特别成熟,很会照顾别人,对于自己则不太在意,很少见她有啥需求。房间很素,穿衣很素,就连头花都不爱带。最重要的是家里富成那样还能做到无欲无求。小小年纪就能察言观色会做人,让贾府上下都对她赞誉不断,活得像个精致的假人,几乎没有什么激烈的情绪波动。
第二种:操控型父母
“为什么不能让我过自己的生活”是我们最想对操纵型父母说的话。“这都是为了你好”则是他们的口头禅。操控型父母需要你按照他们的设定过生活,不容许有偏离和违背的情况出现。为了满足他们的被需要感,他们有时会特地维持孩子的无力感。为了美化操控,他们会说一切是为了你好,一切都是因为爱你。而被操控的孩子,久而久之就会失去主见,对自我身份的认同会模糊,很难把自己看成是脱离父母而存在的个体。分不清自己的真实需求。同时也不敢忤逆父母的“好意”。
同样是举《红楼梦》的案例,操纵型父母的典型就数贾宝玉的爸妈。贾宝玉老爸贾政对贾宝玉一直都很严格,他认为唯有读四书五经才是正道,贾宝玉读诗词就是读淫词艳曲胡闹。每次教育宝玉都是各种说他无能没用,所以贾宝玉非常惧怕贾政,在贾政跟前十分自卑,生怕一点出错。而其母王夫人操控宝玉的日常生活。她认为袭人是贤惠的人,就偷偷把她立为了宝玉的妾。她认为晴雯是会带坏宝玉的人,分分钟就把她赶走了,不留一点情面。虽然宝玉心里特别舍不得晴雯,但是还是乖乖配合不敢说什么。作为一个爷连争吵抗争都没有。宝玉在和金钏儿“调情”被王夫人发现后,第一反应就是跑,留下金钏儿一人受罚被赶,自己没有任何作为。宝玉本该是最见不得女孩子受苦的,但偏偏他一直服从于王夫人的意愿,不敢流露自己的想法。
第三种:言语虐待型父母
比起身体暴力,语言暴力杀伤力往往被低估,使用语言虐待的父母通常没有意识到他们在伤害孩子。比如他们经常对孩子的外表和能力等进行语言层面的攻击,或者长期取笑孩子,他们认为只是说说而已,结果却是影响孩子一辈子。因为孩子相信并接受父母对自己的全盘评价。于是孩子不断“内化”父母的评价,从“你是”变成了“我是”,把自己变成了父母口中说的样子。
《红楼梦》中赵姨娘就是典型的,而贾环就是那个可怜的娃。赵姨娘一共就生了俩:探春和贾环。偏偏贾环跟着赵姨娘身边长大,每次赵姨娘有火需要发泄都要骂贾环,各种花式骂法都不带重样。贾环长期被骂成狗,心理慢慢就变了。他自卑又愤恨,内心很阴郁。认为自己样样不如宝玉,愤恨宝玉得到这么多宠爱。心理影响行为,于是他行事越来越小家子气,没有少爷的该有的气派,即使是丫鬟也看不起他的为人。而同一个妈生的探春,没有天天遭受这些语言虐待,为人大气识大体,别人都敬她三分。
中毒已深,我们要如何解毒?
关于解毒,作者说了这样一段话。“其实,心理治疗就如同一场情感的手术,和外科手术一样,我们必须先清理伤口,然后才能等待它愈合;而想要疼痛最终消失,我们需要很多时间。但是,当痛苦开始时,我们知道痊愈的过程也开始了”。所以解毒需要我们开始行动,耐心地等待痊愈的那一天。作者提到了几种有用的解毒法。
释放内心的悲痛和愤怒
童年时候遭受的“有毒”对待,我们没有及时正当的宣泄,把这些负面情绪挤压在心里,越积越多形成雪崩前的宁静,这时一片雪花就能引发这场情绪雪崩。所以我们首先要学会释放内心的悲痛和愤怒,把当年那些想控诉的话全部说出来。不是为了原谅,只是为了好起来。
学会非辩护性回应
在和父母交流时,很多时候我们都在反应,也就是受到刺激本能做出的应激反应,没有经过思考。所以我们要做的是把反应变成回应。学会非辩护性回应(用一种有节制而温和的方式坚定地表明自己的立场),多使用像“噢,我明白了”“很遗憾你不赞同这一点”等温和的回应。在交流中,不去尝试和他们争论,而是平静地表达和回应。
把责任归还父母
那些年他们做错的事,无论是作为还是不作为,都是他们对我们造成了伤害。而这些伤害的责任在他们,不在于我们。我们要做的就是卸下一直背负的责任,把责任归还给父母,无论他们接受与否。
和父母对峙
即使父母伤害了我们,很多时候我们还是不敢直面他们去指责。但是想要痊愈就需要迈出这关键的一步:和父母对峙。在对峙之前,我们需要想好并不断演练要说的话,可以选择写信或者面对面的方式,选择一个非公开场所,开始对峙。对峙的目的不是非要他们承认并道歉,只要开始这次对峙。在对峙把他们对你做过的事,你当时的感受,这件事对你的影响,以及你现在对他们的要求说出来。无论他们接受与否,你需要做的就是表达出来,让他们知道就行。
“中毒”了知道毒症,就能及时对症下药“解毒”。关键是很多人都没有意识到自己“中毒”已深。此书的存在就是为了让人发现“毒症”,闲来无事自查一番,有毒解毒,无毒预防,毕竟人人皆有为人父母之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