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们在受到惩罚时,有些孩子会认定自己是坏孩子或没用。有些孩子会决定不再做那些让自己受到惩罚的事,但他们这是出于恐惧和害怕,而不是因为有了对与错的概念。在教学中,我经常会说,惩罚不是目的是为了让孩子知道自己错在哪进而去改正 。印象特别深的是,有一次一个孩子写错了字,我让他写三遍,孩子的妈妈告诉我说,老师你就是对他们太好了,让他写的太少了,你罚他100遍,他肯定就记住了。我当即表示了对这种惩罚手段的反对,这不是惩罚,对孩子来说,这是在把他往另一个方向推,在把孩子推向厌烦学习的境地 。幸运的是,孩子妈妈接受了我的建议,从此以后,他在家里让孩子练题。也不再去过多的惩罚孩子写三遍最多五遍。虽然孩子的成绩进步不是很大,但他并没有失去学习的兴趣,我相信只要有兴趣在,成绩一定不是问题 。当大人志在必赢的时候,就会迫使孩子成为输家,当孩子成为输家缺乏归属感的时候,就会带来一系列不良的行为,这一定不是大人想要的结果。
自然后果是指自然而然的发生的任何事情,其中没有大人的干预 后果不同于自然后果。他要求一个大人或其他孩子在家庭会议,伙伴会上介入,重要的是要决定哪种后果能为孩子创造有益的学习体验,鼓励孩子选择负责任的合作。逻辑后果有四个重要的点就是:相关,尊重,合理,预先告知。文中也举出了很多逻辑后果的例子,但是当我觉得逻辑后果好用的时候,当我觉得看到一扇窗时,书中有一句话又点醒了我,逻辑后果不能用于权力之争,除非极其小心。因为他常常沦为惩罚性的报复行为 逻辑后果只是一个工具,而且常常不是适合当时情形的最佳工具 。
我们生活中经常会听到或者自己说,我已经告诉过你100遍了,这个时候其实是我们需要反思的时候,一句话已经说过100遍对孩子还是没有效果,其实愚笨不堪的不是孩子。大人需要认识到说100遍是没有效的,是因为这时候大人在通过反复提醒或通过替孩子解决问题,将本来有他们承担的责任揽过去,这样孩子就永远也学不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孩子在拥有特权的同时,也应知道特权和责任是同时出现的 比如他们拥有玩具,这是一种特权与这个特权伴随的责任是照料好玩具。如果不能照料好,就是失去拥有玩具的特权,这里应事先让孩子知道,并坚持说到做到。整个过程要用尊重的态度去执行,要温和而坚定,遇到问题时要专注于解决问题的办法,而不是为了赢了孩子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