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下坤上 复,亨。出入无疾,朋来无咎。反复其道,七日来复,利有攸往。彖曰:复 亨。刚反动而以顺行,是以出入无疾,朋来无咎。反复其道,七日来复,天行也。利有攸往,刚长也。复其见天地之心乎。
阳反复于下而复其所出,而动以顺行,出入而无间,何疾之有。一阳长而群阳至焉,君子之道通也。其何咎乎。易六位而成文也。乾之姤,剥阳之初九,阳道消也。极六位而反于坤,之复其数七日,其物阳也。阳统阴之理也。阳虽消而复之,不远之而不绝也。其天道之行欤,反而复行其道也。刚长也,君子可以利攸往矣。夫易者,易也。刚柔相易,运行而不殆也。阳为之主焉,阴过则阳灭,阳复则阴剥,昼复则夜往,夜至则昼往,无时而不易也。圣人是以观其变化生杀也,往而复之也,而无差焉。谓阳生而为天地之心。天地之心与物可见也。将求之而不可得也。子曰:天下何思何虑,天下殊途而同归,一致而百虑。圣人之与天地并也,以万物为心也。何己心之往哉?故有以求之不至矣。无以求之,亦不至矣。是以圣人无而有之,而易行乎其中矣,可无辨乎。
象曰:雷在地中,复。先王以至日闭关,商旅不行,后不省方。
冬至,阳潜动于地中也。帝王者,体化合乾,故至日闭关绝行,不务察事,以象潜之勿用,与时之更始也。
初九,不远复,无祗悔。元吉。象曰:不远之复,以修身也。
阳生也,复于初也。修身之道生。非而复,复之不远也。不适于邪也,得大吉也。
六二,休复,吉。象曰:休复之吉,以下仁也。
阳生也,仁也。二得位而归复之,阴之道不行。而得其息矣。得仁而行,吉之道也。
六三,频复,厉无咎。象曰:频复之厉,义无咎也。
极于下体,远之复也。危而忧之,频而复之。苟知复也,虽危何咎。
六四,中行独复。象曰:中行独复,以从道也。
诸阴或复,利仁而行也。四自应之,安仁而适也。时有其复,异于上下,行能得中,复以至于道也。
六五,敦复无悔。象曰:敦复无悔,中以自考也。
远阳过应,悔之道也。安而守中,志能自考也。自考也者,穷其理而尽其性也。故远之以复,厚于德也。故无咎矣。
上六,迷复凶,有灾眚。用行师,终有大败以其国君,凶。至于十年不克征。象曰:迷复之凶,反君道也。
复阳于下,其道未著,阴求复之者,或利之而复,或自考而复,皆心自复,非阳力之能制也。至于上远之极也,不能自复,不知阳之仁也,故据众之上,迷其复,凶之灾也。虽用众必大败也,以其不往时,而反于尚君之道也。至于穷数而不能征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