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霍达。回族,出生于北京的珠玉世家,信仰伊斯兰教。
简介:穆斯林的老北京生活。该作获得矛盾文学奖。
书中的背景:中国有十个少数民族是穆斯林,大约在公元七世纪,阿拉伯人来到唐朝,经历了迁徙繁衍,成为了现在中国的少数民族。穆斯林信奉真主阿拉是唯一的神,他们一天要做五次朝拜,他们不喜欢和非穆斯林和其他民族的人通婚,他们有很多自己民族的礼仪,书中着重描写了葬礼。他们的一些故事和圣经中的故事很像。书中讲了三代人的故事,缘起于玉,对中国的古文化风景做了很多描写,比如说 著名的月色:峨眉山月、姑苏夜月、卢沟晓月、沧海涌月;玉文化起源于七千多年前,经常被制作成陈设、挂饰,不同朝代的挂饰经常有自己独特的风格,比如说西周玉器没有商代玉器活泼多样,而显得有点呆板,过于规矩,这与西周严格的宗法、礼俗制度也不无关系。民国初年,北京玉器就在民间以兴办玉作的方式发展起来,直至抗日战争爆发后,北京玉器行业才逐渐陷入停滞阶段,玉器作坊纷纷倒闭。在1930年前后,玉器业的从业人员就多达6000人,其中回民占很大一部分。在崇文门花市一带、前门廊坊头条、二条、三条及附近的胡同里有过百家大小玉器作坊林立,磨玉声和捶锅声随处可闻。
“金银有价玉无价”,书中对中国玉器的历史文化比较真实。书中有三个比较重要的情节。第一代梁亦清,一个手艺人,只在乎玉,不在乎金钱,本本分分的工匠,接了一个一干就是三年的活儿,做一个郑和航海图,在即将完工的前夕,陨落了,玉毁人亡,那一瞬间我感到了不见底的绝望,本是一个留名的机会,生命却一瞬间就没了,还带走了自己最在乎的玉,一家老小接下来靠什么过活呢。因为本书采用的是两代人的故事穿插的叙述风格,转眼间 梁亦清的徒弟韩子奇已经是北京城出名的玉器大家,可以说是光耀门楣。在时间面前,生死显得如此单薄,如此微不足道,有些失落,但也很释然。车到山前必有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第二个故事,韩子奇为了保护自己收藏的宝贝——各个朝代的玉,在抗日战争卢沟桥事变之前,去了英国。上学时,学到卢沟桥事变,只是觉得是一个必须要记住的历史点,现在才恍然,北京城都在日本的掌握之下,实在可怕。而当时的英国伦敦,也被德国的飞机轰炸,一片狼藉。这些都不是我要说的故事,而是,韩子奇和自己的小姨子,自己看着长大的师妹,一夜之间就在一起了,并且生下了第三代女主——新月。可能是因为战争,可能是这种情愫早就埋藏在两人心理。但是我真的理解不了。其实,我看到前面的时候就感觉女主好像不是他妈亲生的,但是一想他们是穆斯林,不会做出这种事情来的,他们是有信仰的,结果还真这么狗血。这样纯粹的爱情,把中国人一直讲的礼都抛下了,这样的爱情,我是永远也做不到的。而且如果玉儿不是因为感觉到羞耻,何必让韩子奇先回家呢,有些自相矛盾了。
“可怜,真可怜!我只知道战争是残酷的,以为战争的苦难可以使人和人的感情更加*近,却不知道比战争更残酷的是人!感情在哪儿?人性在哪儿?你们连一个两岁的孩子都不能容,这一点儿做人的权利都要剥夺!她又不是我偷来抢来的东西,她是个小生命,是个人,她是韩子奇的女儿!她有权利叫她的爸爸!”
第三个故事,新月和楚雁潮的爱情和事业。楚雁潮是一个充满诗意的人,他的爱情就和那些大诗人一样,炽烈、付出全部感情的、柏拉图式的。这样的爱情在现实生活中不多见,不追求天长地久,不追求婚姻,甚至没有肉欲。这样的感情是爱情吗?还是没有爱情的定义,也许就是朝思暮想吧。
“爱情,就是奉献,就是给予!”
韩太太是一个不吃亏的人,从小就帮忙家里张罗一切,她没有文化,听不懂妹妹和韩子奇的一些话,她是虔诚的穆斯林,对教义严格遵守,她看新月一直不顺眼,但是却在新月的葬礼上深深的为她祈祷,她为儿子找个般配的老婆,有点心狠手辣,她没有爱情这种概念,只是过着日子。这样的人物,很贴近我们农村妈妈辈儿的人,她和别人起得冲突,我们可能也曾接触过,感觉这个人写的比较活。
终于读了这本一直被别人推荐的书,感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