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揜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曾子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
上文所谓的诚意是说,不要自己欺骗自己。要像厌恶腐臭的气味、喜爱美丽的颜色一样,一切都发自内心,自快自足,毫不做作,意即自我认同自己。
所以,君子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一定要谨慎。小人平日专做坏事,无恶不作;一见到君子便躲躲闪闪,掩盖自己所做的坏事,故意表现自己的好处而自吹自擂。殊不知,在别人看来,就像能看见你的心肺肝脏一样清楚,掩盖有什么用呢?这就叫做内心的真实一定会表现在外表。
所以,君子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一定要谨慎。曾子说:“十只眼睛看着你,十只手指着你,这难道不令人畏惧吗??财富可以装饰房屋,美德可以修养己身,使内心坦然而身体舒泰安康。所以,君子一定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
“独”与“诚”是并行的,或甚至于要先“慎独”,方能把握“诚意”。
杜老师说:“慎独就是自己要求自己,行得正,做的正,所做的行为并不是给别人看,而是诚实面对自己。”
现代人一堆心理疾病,就是不肯面对自己的内心,而选择不断地逃避自己,在别人面前表现的虚假,结果就是一直不断重复负面情绪而无法跳脱。
“慎独”概念,在儒学经典当中多次出现,也常被学者所关注,“慎独”两个字不仅在《大学》出现;在其“中庸”亦有出现。其哲学含义有两个层面:一是功夫论的修身工夫;另一方面又谈论所“显见”的“隐微”之物,并与“道”相连“所不睹、不闻”之事,涉及“本体论”。
如中庸言:“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君子必慎其独”与“小人闲居”对映,“慎独”又与“诚于中”一句相连,故“独”亦可解为“中心”,君子若“慎其独”便能“诚于中”即内心的真实一定会表现在外表。
总之,君子在别人看不见的时候,要谨慎自己的言行甚至念头。故“慎独”是一种修养、一种自律、一种坦荡。一个高度自律的人,只是因为心里有一个更大的理想,在儒者而言就是圣人,其根本情怀就是“仁德、利他、服务社会”。当有了这个理想之后,君子的努力近乎不用别人监督,靠着自律,所谓的机运也将一步步而来,最终达到人生的理想境界。
原创来源:杜保瑞教授国学经典私塾硕博班
文:王昱婷
整理:泽溪
如果对文中的观点有不同的观点,欢迎留言讨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