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奇峰老师在他关于潜意识的三十讲中提到过“反向形成”,是说一个人明明很想要却嘴上不说,反而会对想要的东西产生反感和讨厌,我听的时候很明白,却没有切身的感受,直到昨天发生的一件小事钩起了我小时候的一段回忆。
昨天小林老师的公众号发表了他与钟南山老人见面拍照的图表,小林老师很高兴在公众号里给大家发福利:之前二月十四日订制漫画示爱巧克力(是之前想买给心仪的女孩的),条件是入选“精选留言”,于是自己开始写如何去了解的小林老师,对小林老师疫情期间的捐赠表示敬佩,但只字未提想要巧克力。当时内心的想法是,我这样认同赞美你,你一定会了解我的心意,并成全我的需要吧!可是等到下午,留言也没被选进“精选”,而却看到一个留言就是写着“我想要吃巧克力”的,被小林老师选进去了,而且还回复“这是最直接的告白”,当时有点气愤,心目中的小林老师为什么会这样?这样不善解人意、通情达理?可是转念又一想,“你都没有明确表达你的需要,你不说别人凭什么知道?”,接着我又翻了一下公众号的文章,发现小林老师和钟老的合影,两人都把口罩挂在脖子上并没有正确佩戴,因此我就发了这条“小林老师和钟教授两人的口罩都没戴好呢?”,寄希望这样的提醒可以引起小林老师的关注,可是今天早上翻看时,也没有入选“精选留言”,但我突想到一“反向形成”,并联想到小时候的一件事。
我和邻居的小伙伴去我姥姥家附近的“会”(农村每年三月份一次的大集市)上“赶会”(就是闲逛、玩),回来时有点饿,我们就去我大舅家要点吃的,但那时知道大舅脾气不好,显得关系比较生分,所以到了家门口,没有推门进去,而是选择一“投石问路”,往家里抛石头以便引起大人的注意,结果抛了几块以后,确实奏效,舅母和姥姥都出来,领我们进家也吃了饭。
现在想来就是自己长时间不敢表达自己的需要,又或者知道即使说了大人也不会满足,索性就不说,反正给就给,不给就拉倒。可是又会嫉妒“会哭的孩子有奶吃”,所以会纠结,不敢又不甘。大了之后,还会考虑自己的面子,怕别人笑话自己,可是谁会在意你的面子呢?
想要就大胆说,前提是“不伤害到别人”,但还有一个更大的前置条件是“分清楚你和别人”,找到彼此的边界,而这也是曾奇峰老师认为的心理学研究的终级目的,同时对一个人也是最难的,也最值得。
要准确描述内心的状态,并真实的表达,明确告诉对方“你需(想)要什么”和“你(想)不需要什么”,这很重要!这牵扯到你怎样对待别人和被别人怎样对待,而这也会解释很多现象和解决很多问题,所以值得学习和练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