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机缘巧合下,在这个寸土寸金的城市,得到了一小块土地的使用权。先生将它视若珍宝。趁着居家隔离的时间里给地翻土,松地,选种,以及挖坑,撒种,盖土等,一整天的时间都耗在了地里。
两个小宝也不甘寂寞,跟在爸爸的身边忙前忙后。爸爸翻土,她们抢过过工具,学着爸爸的样子翻土,怎奈她们年纪小力气也小,硬邦邦的土纹丝不动,硬是不听使唤。于是,各自找来一把小锄头,在地里挖坑,这是她们最喜欢也是最擅长的游戏。只不过以前是挖沙子,现在变成了挖泥土。
爸爸拿起蔬菜种子,她们争先恐后地要去撒种。然后给种子浇水。更是让她们兴奋不已。拿起浇花的水壶,像做游戏一样地浇水,忙得不亦乐乎。
值得一提的是:地里除了平常的蔬菜瓜果,还种了一种北方罕见,也不喜欢的植物:鱼熏草。
这是我家乡人的最爱,即可以摆上餐桌当菜肴,也可以作为中药使用。其他地区的人,包括我的爱人也觉得难以下咽,而在我的家乡,却是难得的美味佳肴,并且价格不便宜。北方气候干燥,并不适合种鱼腥草。我的先生虽然自己不喜欢吃,却反其道而行,种下了此草(菜)。
菜种好了,开工的时间也到了。先生每天下班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是带着两个宝宝去浇地。每次小宝都是兴致勃勃地跟着爸爸浇地。每次从地里回来,都弄得卫生间很满是淤泥。
最近先生上班越来越忙,下班回来基本天黑了。浇水的工作自然而然落到了我的头上。大宝要上网课,我就带着小宝浇水。这个地区的泥土果然跟家乡不一样:家乡浇水一次可以够3-5天保持泥土湿润。而这里每天必须浇水。我每天早上或者傍晚都会带着小宝去浇水。
浇水要用水桶从自己家中的卫生间里接水,再一桶一桶地提到地里,来回大概400米,每天浇水的量,至少需要五个来回。
连续浇水一段时间,我感觉疲惫不堪,尤其最近有好多事情要忙:大宝的网课、作业,我自己还有各种家务和工作。浇水不再是我们的乐趣,而是成了一种负担。
一方面看到地里的泥土干燥开裂,而别人家的地里的泥土永远都是潮湿的。如果这样甩手不管,会让别人嘲笑。如果继续,每天又分不开身。
有天跟老公抱怨,浇水真是太累了,这几天又要听课,又要照顾两个孩子,还要做自己的副业,我真的太累了。
老公像邻居借来水泵,插上电, 不费多大功夫,就把地里的泥土浇得透透的。可惜不到两天功夫,泥土又变得非常干燥,并且较之前硬了很多。看来,这地方的泥土不适合使用水泵浇水,想偷懒靠机器是不行滴。
看着又干又硬的土地,有些灰心,我们付出劳动了,成效却不大,如果把种地的时间用来工作挣钱,按照时薪来算,一天挣到的钱,买这些地里长出来的菜,已经多多有余了。
可是,话又说回来,当初种地的初心不是种菜省钱,而是在这个高楼林立的城市间找点诗意,不是吗?
虽然嫌累,依然没有坚持浇水, 就当是体育锻炼了。我这样安慰自己,也给宝宝们找一个坚持的理由,我不想宝宝将来长大了遇到困难就放弃。
一天早晨,老公上班去了,大宝上午的网课刚刚上完,我便带着两个孩子给当时播种的地方小心松土,然后再浇水。发现有的地方已经长出嫩绿的小芽。
看到这些嫩芽,我告诉两个小宝:“虽然浇水很累,可是这些种子发芽了,我们是不是应该坚持每天浇水,让它们长大呢?”小宝兴奋地说:“对呀对呀,我们要天天浇水,它们才会长大!”
“ 你不怕苦不怕累吗?”小宝:“没事的,妈妈,我们一起浇水!我很擅长浇水的!”小宝的眼里,就没有难事,他继承了爸爸的耐心、恒心和意志力,也继承了妈妈的专注力,难怪我一直偏爱小宝。
如今,终于等来了春雨,雨停了,还会继续浇水,既然长出来了,就该对这些植物负责,不是吗?
今天,我们在集市买了些花种和玉米种,打算移掉一些小葱,换成玉米和玫瑰,不知道这块地会不会变得不伦不类,不管怎样,我们一家累并快乐着。

后记:这两天发现地里土豆长的很旺盛,到了夏天,宝宝们从地里抛出土豆,不知道会有多兴奋,我已经在来说脑补宝宝抛出土豆的兴奋劲了。
这两天地里的菠菜也可以吃了,这是我离开了家乡,在外地第一次种菜,我兴奋地告诉平常相处好的邻居们,你们要是想吃菠菜了,就到地里去挖,别客气。于是又收到“我们韭菜长好了,再不割就老了。你想吃随时去割。”
在这之前,我还迟到别人家地里长大油菜,青菜苔等。这里的人们互通有无。让我想起陶渊明的《桃花源记》里的句子: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原来我们生活的地方,就是古代浪漫诗人向往的场景,只不过他受到时代的局限,作者很难想象到现在四通八达的交通,以及飞机✈️高铁等,作者是很难想象到的。
作者更想不到,曾经靠种地为生的人们,现在靠把土地租出去挣租金,可以腾出很多时间做自己想做的事。租用土地的人,也并不靠地里的庄稼生活。真正靠种菜生活的人,并不依赖土地,更多的是无土栽培,批量生产蔬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