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20170616桃花源教育日记(十八)——关于“国际视野”的培养

20170616桃花源教育日记(十八)——关于“国际视野”的培养

作者: 採琢 | 来源:发表于2017-06-19 21:43 被阅读0次

    @子淳妈妈

    《郝景芳:我给不了你国际精英教育,但我想给你另一样东西》mp.weixin.qq.com/s/isfJRzMnkqXG973l4rFrhA

    今天周五当班的妈妈提出:

    如何培养孩子的国际视野?出国旅游对孩子培养国际视野有帮助吗?有“地球观”的孩子是不是会更理智的选择未来的发展方向?……欢迎大家讨论

    @子易妈妈  谢谢子淳妈妈的分享!

    “我们希望自己和孩子都能拥有的一些东西,那是一种认清自己、也理解世界的思维,一种扎根与远望并存的态度,一种超脱于偏安一隅的私人生活、关注整个地球与人类的眼界。我们并不觉得获得富足平稳的精致生活就是意义的全部,有某种东西比这种安逸更重要。”

    “只有以地球的视角,才懂得为什么地球上不同语言文化的人,都要学习共同的知识体系,那些考试分数绝不是人生的终极目标,而只是推动人类进步的人生起点。”

    “我们都是地球的居民。我希望的不是女儿获得更好的英语能力,而是理解这个世界上有许许多多不同语言,讲着同样的事情。我希望的不是选一个最美的花园给她,而是和她一起寻找让家园成为花园的办法。我希望的不是让她得到周游世界的简历,而是认识各个国家,从而更好地理解自己的国家、自己的历史、自己的未来。”-阅读摘选

    @子淳妈妈  @三天时间 我也非常喜欢这段话!多年以前,面对出国热,也思考了一下人生真正重要的到底是什么?!

    @子易妈妈  @夏子淳妈妈(群管理员) 我们也经历过冷却和回归理性的过程。

    @COCO  我觉得在经济条件和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多带孩子出去旅行是非常有必要的。正巧去年春节前我有带孩子去日本旅行,回来后写过一小段文章,www.meipian.cn/d1a2vve  我把其中的一些文字摘抄如下:

    出发之前,发生了一件小插曲,有两位朋友知道我们要去日本,第一反应竟然如此一致,干嘛去日本???我是坚决不去小日本那鬼地方的!!!听了他们的话,我笑了。

    我想,这就是旅行给Kitty上的第一课,多元价值观的建立。在我们生活中,朋友、夫妻、兄弟姐妹、婆媳之间的矛盾屡见不鲜;以及因国家的主权纷争、历史遗留下来的民族仇恨等等也常见,这些矛盾冲突的产生大都和我们各自的狭隘价值观有关。当我们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就会知道任何国家都有其美丽和丑陋的地方,就如同任何一个人,都有其优点和缺点、可爱和不足之处

    亲爱的Kitty,我们在旅途中看到的各种各样的人和事,会让我们学会去思考,别人为什么要这么做?我们自己应该怎么去做? 我们为什么要去旅行?慢慢你会明白,当我们把旅途所见所闻与内心的所思结合起来,它会明亮我们的眼眸,充盈我们的精神。体验生命,改变人生——这就是我们旅行的意义。宝贝,我相信长大后的你,一定会有壮大的胸怀,会对这个世界多些美妙的感受!

    做为普通人,我想太多数父母未必具备高技能的教育素养,也可能完全不能提供给孩子精英教育。但在平常的生活教育中,我们还是可以尽能力去引导教育孩子,给孩子打开一个不一样的世界

    @子淳妈妈  @COCO 写的非常棒,真是说到我心里去了!下月我家也会进行一次为期15天的旅行,记下你的感悟,亲

    @Josh Yuen  国内教育正在反其道而行……曾经经历过上海历史教科书事件,就知道为啥大家都要因为小孩教育移民了……

    @忆舟妈妈  其实国外的精英教育也很鸡血的

    @Josh Yuen  最重要的还是培养下一代思辨能力

    现在出国成本还是高啊什么时候东南亚能像欧盟之间自由流动那很多事就迎刃而解了

    国外理念已经是公民教育了,国内被甩几条横马路了

    @忆舟妈妈  国外教育注重演讲能力、思辩能力、实践能力、创造能力,综合能力的培养,而我们国内一直以来是以应试能力为主,给孩子的条框太多,影响孩子全面自由地发展。幸运的是这些都是可以通过人为的力量改变的,国内也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这些方面的需求,教育也更加向多元丰富的方向在改变。

    @Josh Yuen  推荐一部片子,《浮生一日》,很有意思。收集全世界同一天人们的生活场景编辑而成,在Utube上召集的,不过中国还是缺席,因为有墙,你懂的

    这种多元化的场景非常震撼

    @COCO  谢谢推荐《浮生一日》,你早两天推荐的《巨婴国》、《开放社会及其敌人》,都列入我今年书单了

    男性和女性关注点和看待问题的视角完全不一样,你大概是唯一一个参与我们教育探讨的父亲,所以也为我们这些妈妈打开了不同视角,为你鼓掌!

    出去旅行记得多拍些照片,我觉得文字是一方面,用相机记录就更形象和生动,等哪一天孩子长大或离开我们,这些照片就成了我们的回忆@夏子淳妈妈(群管理员)

    @若晗妈妈  认识地球,做个地球人。这虽然比较口号化,个人认为,却是比较好的做事的动力源。

    有种类学科是仿生学。直到现在,人们都在探究自然界的各种物种,希望具备它们某种功能来为我们生活提供便利

    我们社会人也应该走出国门,看看地球村的人们都在如何生活,从而想到,大家如何更好的相处

    我们家小朋友和我去日本自由行,就穿梭在大街小巷,地铁公交,最后他回来,告诉我的最大感受,就是日本人好有礼貌,有素质,扶手电梯再长,都是就出右手边的快速通道,没有人站那

    回了上海,不用我在说什么,他做电梯时都会自觉的靠一边,那时他8岁

    他们这代孩子见多识广,加上家长的引导,移民,对他们没有那么强烈的需求,他们需要的是在哪里,能实现自我价值

    @子易妈妈  今天单位有事,刚才细细阅读了各位分享,有很多收获。@COCO妈妈在旅行中让孩子学会用多元视角观察和理解,让旅行充满发现和思考。@ Josh yuen 爸爸是群里的模范爸爸,积极参与妈妈帮交流,并且常常有精彩的推荐。孩子的教育中,爸爸其实是妈妈不能代替的角色,母亲培养孩子亲密性方面有先天的优势(慈爱、宽容、合作等);而爸爸则在孩子的独立性方面有天然的优势(勇敢、坚强、责任、理性思维等);爸爸也是让孩子学会两性相处的重要范本。为积极参与家庭教育主体的父亲点赞。@小虫妈妈 的总结非常好。我们应该努力创造培养孩子的综合能力的机会,让孩子们成为视野宽阔,能力全面的人。@ wwl  提供了生动的案例,孩子们在旅行中学会了观察、对比,并且主动吸纳。我们为他们打开看世界的窗口,让他们自己做选择和判断。

    我儿子就读的小学一直开设有”国际理解“课程,孩子们还可以在”美国文化周”“西班牙文化周”“俄罗斯文化周”“上海文化周”活动中,认识我们身边的城市和各国的文化地域风情。我们应该庆幸我们将孩子留在这座城市受教育,上海相较全国应该是更具国际性的城市,除了学校我们有更多机会可以通过上海的窗口看到世界。有条件的家庭可以通过旅游、游学、境外学校、国际班等让孩子们直观感受,其实不出国门的孩子也可通过以下一些便利的方式培养孩子的“国际视野”:给孩子一个地球仪;家里买一张世界地图;让孩子阅读“世界通史”等历史书;利用上海的公益文化场馆的条件,带孩子们看看展览、听听音乐会;有条件让他们交个外国朋友;阅读国外经典文学作品;看外国电影,还有一条很重要的,学好外语……我带孩子到美国旅行的最大感受是国外的孩子没有那么依恋手机和电脑,中国孩子的兴趣比较单一,单子女家庭的孩子合作性不够,家长对孩子过份关注,孩子的独立性和探索精神不够,与陌生人打交道的能力很弱,没有国外孩子热爱运动,我们在基础教育中抹杀了孩子一部分的天赋和创造力,读到大学就差了一些后劲了;我们的教育不鼓励质疑和否定,孩子们学会顺从。我们要鼓励他们从实践中、观察中、感受中得出辩证的结论,也要教会他们不要片面的看待国外的一切。既要有“国际视野”也要有“家国情怀”和“民族认同感”。

    @思琪妈妈  @三天时间 谢谢每天有质量的分享

    @子淳妈妈  既要有国际视野也要有家国情怀和民族认同感!深有同感@三天时间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170616桃花源教育日记(十八)——关于“国际视野”的培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pynq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