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一个吃货群,大家聊着天南地北的美食,风土人情,澳洲的大龙虾,济南的鸡公车和圆切饼,湖南的醴陵玻璃椒,湖北的干锅盔(刘同学甚至用了干巴巴这个老词),四川街边巷子摆两条板凳,谈着一个亿小目标生意的老茶楼,成都文殊院对门张凉粉家的锅盔夹齿肉。。。
这个群的群风嘛 ,大家也看出来了,吃货的freestyle, 一碗茶的话引子,就可以聊起热火朝天。
然后,话风随着金钱板,坝坝茶,掏耳朵,龙门阵,聊着聊着就偏了,牛吹着吹着就吹远了。
有位老大哥说,“同四川人打过不少的交道,总的感觉是他们做事踏实肯干,做起事来不辞辛苦,有老乡观念,该干干,说话做事不含糊。”害,聊起这个,葛优就不睡了,群里的吃货们就从美食的口水里面爬出来冒泡了。
摘几个有代表性的发言大家感受下:
广东的甲:在深圳也是对四川人整体感觉良好,五湖四海排名第一。直率爽朗。
湖南的乙:四川人阔以,很实在。
湖南的丙:走遍东南西北中,只有四川人不装*。
境外的丁:成都与同是农村的福建老家差异很大,川西坝子的农村人文化不多,但很讲明道理。最后四川的朋友们自己站出来“辟谣”:哪个城市都有好人也有坏人,大家不要将四川人捧得这么高,摔下来不得了的。(聊天场景回忆到这里自己又悄悄笑了^^)。
大家看出来了吗,关键词有几个?
“直率爽朗”,“很实在”,“不装*”,“讲明道理”
老天爷啊,这原本不是由古至今炎黄子孙最为传统朴实的特质嘛,怎么如今成国人心中稀有的品质了。
在深圳务工的四川工友们(无论金领,白领,还是蓝领灰领,总之,抱歉这里概称为工友),以各岗位上他们以一己之力,立起了四川人在深的良好形象。以上对四川同胞的360度全包围式赞美,暂且提炼其中最重点之一为直爽坦率吧。而其反义词,大白话就暂且称为装B吧。好像有点不太雅观,九年义务教育毕业也没教会我太多词,只能找到几个反义词的家属委屈一下,比如”隐讳“,“端着",再婉转一点“含蓄”?
都表达不出那种难受。
这方面古代有个著名的代表人物——辛弃疾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丑奴儿 ·书博山道中壁》 南宋 辛弃疾
你看,明明饱经风霜后满肚子的愁他他偏不说,说了也不直说,等于没说。
这里辛老师“失去”的直爽,只是藏在了诗句里。写诗嘛 ,就是要留白,不能说的不说,不便说的也不说,就算识尽也不说尽,就是要让人猜猜猜。但写诗这个事,和现代人社会交往这种背景是完全不同的。现代人要写诗你也可以大胆的含蓄,但你不写诗的时候,求求你直言不讳,不要玩大家猜猜猜的游戏。
真诚的交流不是游戏。有效的沟通不是游戏。
打比方,同事对你的方案不满,不跟你直讲,吞吞吐吐,态度飘忽不定,你等他回复呢,他跑去跟他的领导讲,再跟你的领导讲,他的领导再找你的领导讲,你的领导再找你讲,你再拿着新的回复跟他讲。妈呀,好累!
再比如之前遇到过这么一位领导,每次汇报工作或征询决策意见时,他的回答总是模棱两可:这事找A处理也行,找B处理也没错,恩,这事你自己看着办呗。然后突然某天他问你,这事情怎么能找A呢?或者,这事情怎么能找B呢?AB都可以,但你就不能领会下我的意思吗?
唉!反反复复,被PUA的多了,有时不用领导横眉瞪眼,伸手就想给自己一巴掌。(顺带的叨叨一下,亲爱的同胞们,警惕,自我PUA这事干不得。如果发现苗头,悬崖勒马,苦海无边,回头是岸。)
听过狠言直语的中国铁娘子董明珠无奈的坦白:“在格力近30年,我做尽了恶人”;也听过Papa酱怒发冲冠大战网友的故(事)事(故)。可见直言在当下是有多难。
给大家提个温馨的醒,可是某晚回家你爱人问你,昨天的碗刷的不干净啊都不见反光呢?这时,身经百战的你就得有点觉悟,这是你昨天没有让他打麻将,他心里气愤着呢。
你也别去刷碗了,刷出激光来都没用,赶紧的赔个笑脸,点上支烟,才是正经解决家庭大战之法。
你:???
这家里家外,事里事外,咱们还能不能像上面举例的部分四川同胞一样,直来直去,直言不讳了。
有人笑称这是中国特色文化。说的这么含蓄,我来猜一下,如果是处在被动的一方,大概都有难言之家隐——说真话可能是别人眼中的傻,是笨,这些话可能会被人笑话,成为别人茶余饭后的谈资八卦。
有位心理学家曾说,生活中90%的矛盾是由于沟通的误会和烦恼,是由于不能直话直说引起的。在被动的情景下,只能靠猜来提炼语言之冰山下的那部分深意,含蓄来保护自己;假如我们是主动的,是否可以敞开心扉,坦率量出自己真实的观点,主动修正,节省沟通的成本,拯救双方身心的内耗呢。
算不算吐槽你说了算。
我睡了。但即使在梦里也会给自己提要求——站在“不冒犯他人”这一条临界线外,尽量做到直话直说。
23/8/7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