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气与脾气的对峙就像拔河赛,对方的屹立不倒是以你的坚持为前提的。如果想让对方不再坚持,最好的办法是放开手中的绳子——家长心中没怒火,孩子的脾气就发不起来。这一点小小的改变,对孩子的未来影响巨大。
很多家长说;“我接纳了孩子当下的样子,忍着不跟孩子发火,可是孩子还是不买账。”
忍着不发火,不是接纳,而是接受。接受是不拒绝,接受是被动的,不是发自内心的;接纳则不同,接纳是主动的,是发自内心的。
如果你不是发自内心的接纳,你会产生很多的委屈和怨气,当孩子不符合你的标准时,你的怨恨和委屈就会爆发,指向孩子。如果你是发自内心的接纳,不管孩子做出任何举动,你都会包容和理解,然后想办法解决,引导孩子、教育孩子。
我经常直白地告诉家长:接受,是接过来,压在肩上、心上,你的感觉是沉重的、不情愿的;而接纳是接过来,融入自己的内心,从心里接受孩子,这样你接过来的,不是负担,而是融入,所以,没有沉重感,更没有委屈和愤怒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