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现代网络的幻想》
如果让我去无线电波静默区待上一天,我很愉快。 如果待上一星期,我想赶紧回到有无线网络的家。
纸媒兴盛的时代,有人帮你过滤信息。 互联网时代,自己须学会过滤信息。
互联网会做梦吗? 不知道。但我记得的梦里我从来不会玩手机或者上网。
观感:片子整个拍得像个PPT,十章里前八章是互联网基础知识宣讲,后两章是导演的狂想。IT小白且没什么科技兴趣的,看前两章容易昏昏欲睡,但坚持到最后会发现物有所值。
《直到世界尽头相遇》《灰熊人》
这两部片子的表达上有种奇特的联系。 Timothy Treadwell 就是那只奔向群山的企鹅,"灰熊圣地”(grizzly sanctuary)就是80公里外的群山。
信念足够强烈,使人疯狂。 就像《The Moon and Sixpence》里,Mr. Charles Strickland 抛弃一切到巴黎学画,面对伦敦来人的质疑,不管是“天赋”还是“年龄”,Mr. Charles Strickland只有一个回答:
I've got to paint.
Timothy Treadwell深信保护灰熊,照顾灰熊是他的使命。 Timothy怀着信念从嗑药酗酒中清醒,恢复健康生活。
如果信念让你变得更好,那么任凭信念带你到任何地方,落到世界尽头也好,在灰熊圣地长眠也好。死于这种信念,至少不后悔。 个人看法。
《直到世界尽头相遇》两段海底拍摄的画面,不断上升、融合的气泡,游动的水母,贝壳,迎面而来的海藻,还有最后带宗教色彩的女声吟唱,让整部片子像诗一样,带着神秘的美感。
Herzog在《灰熊人》里解释了这种画面: Timothy拍摄的影片中,有一小段时间他消失在山坡上,屏幕画面上只余风吹树摇草动,这时赫尔佐格的画外音响起,
Timothy didn't realize that seemingly empty moments had a strange, secret beauty. Sometimes images themselves developed their own life, their own mysterious stardom.
很喜欢《灰熊人》的片尾曲 《Coyotes》by Richard Thompson.
Timothy的朋友一边开着直升机一边跟着歌儿唱,唱着唱着歌词里消逝的人名换成了Timothy。 "Timothy was gone."
我喜欢这个结尾。
小结:三部纪录片观后感等级《灰熊人》>《直到世界尽头相遇》> 《你瞧:现代世界的幻想》。 《灰熊人》是篇熊吃人故事的番外。 《直到世界尽头相遇》是首关于南极的散文诗。 《你想:贤弟世界的幻想》是篇关于现代网络的科学论文。
《坏中尉》《重见天日》
这两部是Werner Herzog的剧情片,特地挑来看,对比前三部纪录片。
色调上《坏中尉》更阴暗,音乐也迷幻,听起来用西塔琴配乐的时候多。 拍摄视角和以往看的好莱坞大片区别很大。
好莱坞的大片讲故事多半会从主角视角出发,就是看人或看物的时候,镜头从主角视角拍摄,让观众自动代入,和主角同喜同忧。 我特地留意《坏中尉》里有没有这样的镜头,发现没有。 即使是两人密室谈话的情境,镜头拍正在说话的人也是从听的人背后拍摄。观众仿佛是作为第三只眼去观看Nicolas Cage饰演的这个坏警察的故事,就像在看纪录片。
《坏中尉》说的是堕落的坏警察查案过程中逐渐唤醒自己正义感的故事。 说人性的故事,这种拍摄手法,更真实、更客观。
《重见天日》和《血战钢锯岭》都是根据真人真事改编,都在说战争中士兵的坚持。 前者是求生信念,后者是宗教信仰。 对比《重见天日》,《血战钢锯岭》太煽情太直白了。 如果没有片头根据XX真实故事改编的字样,我宁愿相信《重见天日》是真事也不信《血战钢锯岭》。
因为看到战俘们半坐在河滩上从胸脯上扯下吸血蚂蟥的时候,我头皮都发麻。
《重见天日》里赫尔佐格让观众作为第三只眼观看的时候多,但也用了几个主角视角拍摄的镜头,用来营造越狱的紧张感。
总结:Werner Herzog的纪录片拍真实的事,却拍出诗一样的美感;他的剧情片拍故事,却拍出纪录片的真实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