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NO.135《杀死一只知更鸟》【美国】哈珀·李

NO.135《杀死一只知更鸟》【美国】哈珀·李

作者: edgar_ | 来源:发表于2022-11-27 23:26 被阅读0次
《杀死一只知更鸟》

前言:《杀死一只知更鸟》这本书一直在我的书单中,近期小红书经常这本推送这本书。出于对书名好奇的心理,便开始拜读。

前言:

《杀死一只知更鸟》作者是三哈珀·李。她1926年出生于美国南方阿拉巴马州的一个小镇, 1960年发表一生中唯一的长篇小说《杀死一只知更鸟》。这部小说获得当年的普利策小说奖,已经被翻译成40多种语言,全球销量超过3000万册。此外,《杀死一只知更鸟》还被改编成电影,1963年,格利高里·派克凭借该片获得第35届奥斯卡奖最佳男主角奖。2015年,7月哈珀·李才出版第二本小说《设立守望者》(Go Set a Watchman),故事讲述的是《杀死一只知更鸟》故事发生后20年的事情。

首先,为什么小说名叫杀死知更鸟呢?知更鸟不吃人家院子里种的花果蔬菜,也不在谷仓里筑巢做窝,只是哼唱美妙的音乐供人们欣赏,什么坏事也不做。因此,杀死一只知更鸟代表的是犯罪,这符合书的主体思想。作者不能理解人们为什么这样对待黑人、怪人,她只知道这些事情很坏,坏透了,在她眼里这些事情是和杀死知更鸟一样邪恶的事情,所以这个杀死知更鸟的比喻,是一个孩子对这一系列事情给出的最简单纯粹但又一针见血的理解。

小说有两条最重要的叙事线索,一条是孩子们对神秘的邻居“怪人拉德利”的传说以及拉德利本人的“探索”,一条是阿迪克斯努力为无辜的黑人汤姆·鲁滨逊辩护的故事。尽管后者属于全书的核心事件,但前者却贯穿始终。两条线索起初不相关联,结尾处又能天衣无缝般地完美交融。二者共同抛出一个深刻却极易被忽略的问题,那就是某些我们习以为常的正确观念,其实很可能是一种偏见。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听到、甚至亲眼所见、亲身经历的事情,也未必全然可靠。

我始终相信,判断一个人所受教育是否成功,终究是要看他的教养。阿迪克斯能够给予杰姆和斯库特最多的,便是教养。对待两个孩子,他从不打骂与苛责,甚至极少彰显威严。他愿意听从儿童内心的声音,用平等的思想与之交流。所以,不同于大多数父母,阿迪克斯从不在孩子面前刻意伪装、掩饰自己的内心。官司失败后,他可以像任何一个普通人一样,表现出无奈与失望。尽管这个结果他早就知道,但他还是要用自己的言传身教,示范什么是勇敢。

我一直认为,所谓的英雄不一定需要强健的体魄、发达的肌肉,也无需用拳头征服世界,他甚至不必战胜邪恶,但他必须要有高昂的头颅和强大的内心。阿迪克斯便是其中的一位。

网上有句流行语:为众人抱薪者,不可使其冻毙于风雪。为大众谋福利者,不可使其孤军而奋战。为自由开路者,不可使其困顿于荆棘。守护善良,传递善良和正义,是抚慰心灵的良药,是改变世界的大事。当你利用一个人的善意,当你践踏一个人的善心,便是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行,因为被伤者会怀疑善良,进而怀疑社会的善良,激发内心的防御机制,变得冷漠。

不可否认的是,这个社会不是人人都善良。无论何时、无论何地人心的弱点都会不同程度存在;各种形式的歧视也不会很快消失,但愿人们在面临传闻与事实、坚强与软弱、忠诚与背叛、正义与邪恶时能理智地拨开生活重重迷雾,得以见证人性的光辉。正如罗曼罗兰所说的“英雄主义”,即就是看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

“你射多少蓝鸟都没有关系,但要记住,杀死一只知更鸟就是一桩罪恶。因为知更鸟只唱歌给我们听,什么坏事也不做。”

结语:有人的地方就有偏见,然而啊,亲爱的孩子,心存善念,坚持正义让你活得更有教养,更有尊严,更问心无愧。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NO.135《杀死一只知更鸟》【美国】哈珀·李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qflf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