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重读西安欧亚学院胡建波校长毕业典礼致辞:坚守信念之光

重读西安欧亚学院胡建波校长毕业典礼致辞:坚守信念之光

作者: 圆桌故事 | 来源:发表于2020-09-02 23:47 被阅读0次
    进入欧亚学院东门便是欧亚湖与图书馆

    今年的致辞,胡校长从“感恩的心”、“信念的力量”和“理论的价值”三个方面来说明,一个人拥有了信念,就有了定力,不拘泥于眼前得失,长久以往就会显示出巨大的力量。同样也给同学们送上了常怀感恩之心,坚守信念之光,终身学习,解放自己,回馈社会,拥有不一样的人生的殷切祝福。

    心痒痒,我以一个普通教师的角度也来谈谈这三点如何?见微知著,与胡校长的高屋建瓴也算是相得益彰。

    感恩是幸福之源

    欧亚学院琴岛 白色的楼体掩映在红色的连体楼后和绿荫之中

    想说两件事。

    上个月给母亲打电话,得知在深圳的一个亲戚已经失业一个月了。由于疫情影响,加上中美贸易战,深圳基本每天都有工厂关闭,我的这个亲戚原本是在一家美资企业工作,自然也难以幸免。我听了很为他一家老小五口发愁,赶紧去查了下自己的账户,还好,目前欧亚还照常开着工资。

    第二件事与刚刚结束的欧亚首届混合式教学案例大赛有关。

    决赛当天我到现场寻找选手的位置。按照惯例,第一排的沙发一定是留给校领导和评委的,我们顶多被安排在便于出场的第二排。但是没想到我们的位子是在第一排,而董事长、校长、院长等领导全部在后面的硬板凳上落座。颁奖时我跟胡校长说,我也曾到过不少的学校,但是选手被安排在第一排,却只有在欧亚看到了。胡校长说:“当然,今天你们理应受到这样的尊重。”

    说实话,以上两件事给我带来了强烈的幸福感,而这种幸福感又源自于感恩。

    工资照发,并不意味着欧亚没有受到疫情影响,没有困难;参赛本来就意味着被检验,座位的安排则完全体现了欧亚独有的人文关怀。

    一个组织的勇于担当往往会在无形中感染组织构成,反过来,这也是组织构成回馈的来源。勇于担当有时候并不一定是在大是大非面前,往往在细节处更能感动人于无声。欧亚近年来致力于为师生提供美丽的校园环境、舒心的校园服务、便捷的信息化体验,不简单是为了让大家感受所谓国际化的硬件与软件,而是为了从外到内塑造一个人,包括对美的鉴赏、作为人的自尊以及和而不同文化下的襟怀。

    我想,拥有感恩的心最大的意义并不在于让别人感受到你的感恩,而是能够因为自己拥有感恩之心而获得强烈的幸福感,并把这种幸福推己及人。

    模仿和成为你自己

    最爱春天时的这条路,美得像童话

    教师发展中心在2019年举办过一次教师节征文,我兴致所至,在一个下午用2个小时写了一篇小文投过去,居然获得了二等奖。虽然不是一等奖,但因为孩子是亲生的,总觉得看着无比顺眼,关键是好利用,不存在风险。于是我厚颜无耻地拿到课堂上做学生的阅读材料,还跟他们说,我就是按照结构化写作的方法来的,你们一定也可以(良心保证,这句话是真的)。期末结课展示时有一组学生说这篇文章是他们本学期读过的材料中印象最深的。看来老师也还是自己的亲,不管长得丑不丑。

    文中我对2005年时的欧亚有这样一段描述:“彼时的你,还没有如今这般光华夺目。1号楼尚在,老行政楼前的白玉兰温润如玉,2号楼前的迎春花年年笑春风,3号实验楼的机房里留下了我很多个无眠之夜。南门外即春韭,北门外即果林,清凉山上桃花盛开。停靠在北门的706,啊,我的小女儿,她曾跟我一起搭乘,从欧亚出发……”

    的确,那个时候的欧亚给人的感觉既像天堂一样平和,但又充满着狂野的生命力,无论是校园的人或者环境都有一种野蛮生长的味道。那几年欧亚搞建筑都是火箭速度,往往是过了一个暑假就有一栋新楼出现,我每次和同事走进三号楼的大厅都会在沙盘前指点江山:瞧,这个地方已经建好了,这个地方也快了……

    现在的欧亚已经实现了胡校长在建校之初的一个目标——把欧亚校园建成西安的一个新的人文景观,但建楼的速度反而慢起来了。你会发现,在欧亚的校园里到处都体现着工匠精神,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配色、图案、功能、装饰,无一不体现着和谐、人文,但又充满着自我的气质、精神和风范,所以欧亚的校园美让欧亚人充满了自豪感,而这种自豪感其实也是欧亚要传递的一种理念——带着欧亚的DNA前行。

    除了校园呢?人是否有改变?为什么?

    黄鑫院长经常拿这句话来给我“洗脑”:卢老师这么多年一定是认同欧亚的理念,所以才会呈现这样的工作状态。

    其实开始时我内心是有点小拒绝的。

    我的拒绝是因为,我认为我做事也好做人也好完全出自本心,并不太在乎外界的声音。每项工作来临时我会跟自己有以下对话:这件事情你干不好吗?如果能,那干就好了,如果不能,我会问自己要不要干好?如果要,那就去想办法!所以这么多年真是没少跟自己死磕。从思路设计,到着手操刀,不知熬了多少个无眠之夜。后来也许是年龄大了,渐渐更加不在乎脸面,懂得跑去求助,所以这些年也得到了很多领导和同事的帮助。还好他们不但不嫌我烦,还夸我孺子可教。

    其实我身边的同事大多是这个样子,不放低自己的标准,不看低自己的身价,坚持对价值和远景的追求,这个东西不是信念吗?

    倒过来看,这种信念其实来源于工作过程中所接收到的信号:PPT要做得好看、有档次,一个字都不能错;汇报逻辑要清晰;着装要合适,呈现出来的一切要洋气、要有范儿……正是这种近乎苛刻的工作要求慢慢内化为自我的习惯和准则。所以欧亚从上到下其实都在透露着这种信念——我们要做事,一定是做到自己的最好!坚持了,就会看见一点一点的进步,厚积薄发,直到璀璨瞩目。于我来说,这才是信念的力量。

    同样,这种信念也会自然而然地辐射在学生身上。从他们踏进校门开始,就注定要融入这里的文化,带着这里的烙印。所谓文化塑造人,欧亚的学生自有他们的样子。依我一个有18年教龄的老教师来看,欧亚的学生经历了这样一种变化:初始时桀骜不驯,洒脱不羁,大有睥睨天下之势,但很少想该用什么来支撑自己的这份态度和未来要实现的梦想。而随着学校文化、教学理念的浸润,学生身上除了耐挫折、应用型之外,我更喜欢的是他们慢慢变得平和,在平和中呈现出多元和开放。所以如果说之前欧亚学生是“野生动物”(见《教育的偏见——我们是“野生动物”》)的话,那么现在他们学会了丛林法则,祝愿他们在人生这个大丛林里能活得精彩,活出自己的样子。

    当然,这也许跟我自己的年龄和心境变化有关,所谓心美之人满目美好,反过来,你看见学生的好时,学生也会以善意来回报你。

    掌握理论的人更能够创造未来

    拍下这张图片的人心里一定住着一首诗,关于光与影、与色彩的诗歌

    胡校长在致辞中引用了电影《教父》的经典台词来说明理论的价值:“花半秒钟就能看透事物本质的人,和花一辈子都看不清事物本质的人,注定拥有截然不同的命运。”我想了半天,似乎找不出更合适的话来替代。

    我的一个观点,理论之所以有价值,正在于它产生的时候就已经经过无数或成功或失败的实践。经历过这种实践的人,才具有一眼看透本质的能力,具备这种能力不仅意味着做事会更明了,同时也意味着心更宽了,能够放下的更多了。

    我是教师,以教师来说理论的价值。

    这些年做课程设计,一直遵从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赵炬明教授也大小场合都会强调课程设计背后的理论基础是什么。也是在他们的影响下我慢慢开始关注脑科学、认知心理学、建构主义等等,开始研究我的学生。虽然囿于能力、课时、内容、环境等诸多因素,课程远远不够完美,不能完全让学生喜欢,但是我想说,我们的课程绝对不是想当然地开设,也不是随意地设计和修改,这其中每一步都经历了课程组老师们大量的理论学习和调研。最起码,我知道通识的很多课程都是这样的,其他专业课程也应是如此吧。

    所以人对理论的认知和接受是需要有一个过程的,在本该学习理论知识的年代总会有千百种理由去抵制学习的欲望和行动,直到突然有一天你发现大多数时候你都会处在失语状态。

    欧亚在最近几年非常注重教师发展,每年都会有各种各样的培训,这些培训甚至会经常占用周末时间,为此学校免不了收获一些怨言。培训的效果似乎也无法度量,毕竟效果这回事儿,需要用时间来衡量。

    非常感谢学校和通识,尤其在2015年之后,我接受了许多培训,管理类、教学技能类等等,这些培训给我的最大好处是,我可以跳出自己所在的处境本身,借鉴他人做法,触类旁通来解决自己的问题。

    有的人可能会说,培训的是技能,跟理论有什么关系?那要看你的关注点了,任何一种技能背后其实都有它的理论基础。所以这几年我的最大收获是,不单纯用课程思维来看课程,而是用管理思维和系统思维。除了课程本身,我也关注人、事儿、环境、机制和方法,还有资源,所以我会花一些时间跟同事们聊一聊大的小的、有的没的事情,搞得大家跟着我一起忙得不亦乐乎。

    7月17日,欧亚首届混合式教学案例征集大赛落幕,我从初赛、复赛,一路挺进决赛,成绩虽然不是最好的,但也感谢教师发展中心给了《写作与表达》这样一个发声的平台。大赛之后自家领导的夸奖自不必说,其他学院的院长也纷纷不吝赞美之词,也有一些职能处室和课程组当下发出了合作邀约。《写作与表达》之前努力了那么久,仿佛在一日之内终于被人看见了心声,这让我有了短暂的茫然。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以终为始,这就是最强大的理论基础。

    所以回过头来也想说给我们的学生听,人生能够静下心来学习理论的最佳时间就是校园时间,各类课程都要抱着平等的心态去对待,花费一样的时间去学习。正像胡校长在致辞中说:所谓应用型大学不是培养有一定技能、埋头工作、照章办事的人,而是培养能够应用理论工具解决实际问题的人。

    愿你们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最后,回到“坚守”这两个字。多数时候,多数人的放弃是因为在开始的时候就没有看清楚自己的信念,所以走着走着形也散了、神也没了。看清楚信念,才谈得上坚守,所谓“春天不播种,夏天就不生长,秋天就不能收割,冬天就不能品尝”。欧亚学院要完成愿景也许还需要好多年,但是“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Dambisa Moyo),种树、育人,昨日、今天与未来,一切都终将有迹可循。

    2011年,胡校长将自己对教育的见解喻为“胡说”(只是既然是胡说,又已时隔多年,不知道现在胡校长认不认帐),并辑之为《教育的偏见》,那么以上这些文字则完全是一个普通教师在听了胡校长今年毕业典礼致辞后的乱弹。乱则乱矣,追根溯源,还是“胡说”的影响。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重读西安欧亚学院胡建波校长毕业典礼致辞:坚守信念之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qfls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