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现当代文学的第一个十年

现当代文学的第一个十年

作者: 洛洛圆_233 | 来源:发表于2020-04-26 23:21 被阅读0次

    现当代文学的第一个十年,指的是1917-1927年这一阶段的文学。主要内容包括文学思潮,文学运动,文学现象,不同作家、文体和作品。


    一、文学革命

    1、背景:晚清的文学改良运动在新历史条件下的发展。

    (1)晚清文学革命的主要内容:梁启超,黄遵宪的诗界革命“我手写我口,古岂能拘牵”,还有小说界革命,文界革命。

    晚清酋廷梁提倡白话文运动,清末民初的域外小说翻译大盛。

    (2)1915年的新文化运动:以1915年9月陈独秀主编的《青年杂志》(后改名《新青年》)创刊,标志开始。主要内容是,反对旧思想道德,提倡新思想道德;反对文言文,提倡白话文;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并提出了民主与科学两大口号,从两个方面推进了思想启蒙:一是重新评判孔子,抨击文化专制主义,提倡思想自由;二是广泛吸收和引进西方文化。

    《新青年》:“五四”的主要阵地,1915年由陈独秀在上海创刊,发刊词《敬告青年》一文提出民主与科学,标志新文化运动的开端,大力介绍自由平等、个性解放思想和社会进化了,掀起了五四新文化思想启蒙运动。

    2、标志:1917年初发生的文学革命,标志古典文学的结束,是现代文学起始。

    3、文学革命的过程

    (1)1917.1胡适《文学改良刍议》发表,2月陈独秀发表《文学革命论》

    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提出“八事”主张,即:须言之有物,不模仿古人,须讲求文法,不作无病之呻吟,务去滥调套语,不用典,不讲对仗,不避俗字俗语。该文为文学革命的发难之作,从“一代又一时代之文学”的文学进化论角度,确认了白话文在中国文学史上的正宗地位,白话文取代文言文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提出“三大主义”,主要是转变,从贵族文学转向国民文学,从古典文学转向写实文学,从山林文学转向社会文学。从形式和内容上提出主张,较胡适的态度更为坚决。

    (2)钱玄同、刘半农响应,刘半农《我的文学改良观》

    双簧信:1918年,钱刘二人,正式拉开了新文学与封建复古主义思潮斗争的序幕,钱玄同将反对意见归纳后化名王敬轩给《新青年》写信,由刘半农复信逐一辩驳。这两人的文章同时发表,引起了社会的广泛注意。

    (3)周作人《人的文学》《平民文学》确立文学革命的方向

    1918.12《人的文学》提出了以人道主义为文学之本,具体化革命内容,标志着人生派文学的发端

    (4)批判“黑幕派”和“鸳鸯蝴蝶派”及旧戏曲,周作人的《论黑幕》

    (5)文学革命与保守力量的较量

    ①1919年林纾写《论古文白话之消长》《致蔡鹤卿太史书》,正面迎击文学革命,并发表小说《荆生》《妖梦》含沙射影诅咒文学革命领袖。

    蔡元培、鲁迅加以反驳,蔡元培在《答林君琴南函》中提出思想自由原则和兼容并包主义。

    ②学衡派:以1922.9在南京创刊的《学衡》得名,梅光迪、胡先骕、吴宓(留学西洋,寝馈西洋文学)以“昌明国粹,融化新知”为宗旨,主张用伦理道德凝聚中国。

    ③甲寅派:章士钊复刊《甲寅》,发表《评新文学运动》等文,试图从逻辑学、语言学、文化史等角度论争白话文不能代替文言文,提倡“读经救国”,与新文化运动者发生争论。

    但复古派的观点也存在合理的成分。


    第一个十年概述内容有点多,回头再加更,晚安~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现当代文学的第一个十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qmsw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