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
每个家庭
都可以从普通而平凡的日常中
寻找到属于自己的独特与诗意
周日的下午,我们一家人打算出去逛逛街,然后找个书店或是咖啡馆坐下来,豆宝写作业,我读书,带上前天刚刚到手上的《我们的情景家》,满心欢喜地出发。
翻开封面,就看到何工的祝福,谦和温润,字如其人,我跟随他学习多年,受他影响颇多,还有一群来自全国各地加入了21CT的同学,彼此一起共同成长,毫无保留地分享,受益匪浅,而等待这本书的正式出版,望眼欲穿等了近两年,拿到手上,看到何工写给我的赠语,有着迫不及待要用大段的时间来读它的快乐。
【我要做沉入生活中的设计师】
“我一直在问自己,要成为什么样的设计师?要做什么样的设计?要服务于什么样的人群?”——在遇到何工之前,我有问过自己,但那个答案,自己内心都不确定,这几年,随着阅历和自我逐渐成熟,我也在慢慢探索自己的方向,项目要做得少而精,客户要同频,自己也要沉入生活中去。
有句话说:“去做到生活和工作的平衡”,我对这句话的理解,并不是时间的分配,而是投入,生活时全心全意,工作时全心全意,这样就不会有“亏欠和内疚”,这就能让内心平衡。
在我第一次创业,忙碌到连才三个多月大的豆宝都没有太多时间陪伴时,我突然就很怀疑这样忙碌的意义到底是为什么?我意识到自己离开“真实的生活”太久,我甚至没有做一次家事,好好晾晒一次衣服,没有给孩子好好做一顿饭,陪伴在她们身边。
作为一个女设计师,除开以上要陪伴家人的因素,远离生活,意味着她离生活的细节很远,什么样的收纳方式更适合有家庭的孩子?开放式厨房意味着什么样的生活场景?一家人要如何更好地在空间里产生交流?玩耍?待客?
当我意识到自己的状态不对,也刚好遇到工作需要画休止符的时刻——有时候我会觉得,生活的礼物它总会在自己需要的时候奉上,哪怕它是以自己不期待的方式出现,它会提醒自己,犯错了,需要反思了,而成长的契机也往往蕴含在其中。
我总觉得自己幸运,因为这份“破碎和重生”,我真正心平气和地收下这份礼物后,开心地意识到在自己生活中自有祝福——我只需要认真地生活,生活本身就为我的设计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创作灵感:
如何经营好我们的家庭关系?(认真生活本身就是答案)
如何为家庭每一位成员都规划出让他们觉得“舒适”的生活场所?(放入到情景设计中去思考)
如何去考虑“关系”,房子与环境的关系(空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人与物之间的关系(时间)?
我是一个内心有很多对话,有时候会陷入自我怀疑的人,对于自己的“渺小”,“不值一提”,“平淡的设计”,既不甘又觉得不应该是这样,我做不出来华丽的,金碧辉煌的,所谓流行的设计,因为我更喜欢生活的场所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我们使用的物品,可以承载人们对它的喜爱和依赖,孩子们在这个空间出生,长大,成年后依然可以回到她们的房子里,找到旧日的痕迹——这不正是经典住宅的模样吗?那些上百年的住宅沉淀着岁月的痕迹,依然有着主人家生活的气息,它温润和蔼,就像老爷爷老奶奶,微笑着欢迎着客人的到来。
生活是平凡而喜悦的,它没有那么多华丽和轰轰烈烈,而是在细水长流中收获宁静和祝福,空间也是应当如此,它所呈现的状态,就是我喜欢的生活的模样。
【设计的功课】
阅读这本书是充满了喜悦的,时不时就想写些什么,今年我的新家也正在建造的过程中,看到书中很多内容,给我带来很多的灵感。
作为设计师,在设计自己的房子时,就会有更多的思考产生,同时这份思考也会加深自己对设计这个职业的理解——忘了谁说过,想要知道设计师有没有经验,可以问问他有没有设计过自己的房子,并且去看看他生活真实的样子。
在设计自己家的时候,我难在选择太多,想法太多——所以我告诉自己要“刹车”,要“喊停”——然而经常做不到,因为我总想遵循自己的内心,去寻找自己的“热爱”,不肯放弃这份“宁缺毋滥”。
这也是我的功课,要学会放下,不要苛求,不要给自己增加太多负担和期待——但是很惊喜的事情发生了,我只不过放慢了速度,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期待的材质,它却来到了我面前,我并没有刻意寻找和等待,我只不过是慢下来,就遇到了心中期待的。
这是不是也在告诉我:坚持自己内心所坚持的,哪怕慢一点也不要紧,时间会把我最期待的带到我身边呢?——我再次感到自己的幸运,也感恩生活的礼赠。
想到前段时间,劝一位客户暂停装修新家的想法时,我也是如此劝说她的,觉得她的缘份还未到,所以才会出现很多美好的意外——比如决定装修现有住宅时,二宝意外地来了,因此她犹豫是继续坚持装修现在的房子,还是换一套房子——我们要听见自己内心的声音,当我们犹豫不决时,并不适合做决定,等一等,就会有更好的事情发生。
我也愿意等待她做出决定,为了不给她增加负担,我把定金也一并退给她了——虽然原则是不退定金的,但我现在更愿意建立一种单纯的,没有障碍的关系。如果有缘再次启动彼此的合作,那也是缘于她愿意完全信赖我,有共同的目标,一起共创,而不是因为这份定金。
未完待续……
-END-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