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焦点团队网络中级五期梁艳分享2273天,2023.08.11
今天看史老师的分享,有一段很有同感:“现在的我还不能百分百地理解到来访者,所以当我反馈的时候,来访者会跟我纠正,不是这个而是什么,……”之前也会认为是自己倾听能力不好,不能很好地理解来访者想要表达的是什么,有挫败感。后来,在看到建立共同“理解基础”这块儿内容时,突然有所悟。虽然,作为咨询师,我们希望能够听懂来访者内心的渴望、在乎、看重和需要。但当倾听的能力跟不上来访者所表达的内容时,难免会出现理解上的偏差,所以才要通过“反馈~澄清~理解”建立共同理解基础。再后来,有一次来访者告诉我,正是因为我的不太精准的共情、反馈和回应,促发了她有意识地停下来细细地反复体会那刻自己内在的感受和真正想要表达的背后的期待。经过这样的思考过程,让她渐渐明白了那些曾经一闪而过的念头和身体微弱的震颤/反应对她的意义。后来我在想,如果每一次我的反馈,来访者都认同,反而使她受限,因为一刹那的感受、念头往往是比较模糊的,甚至交织了许多类似的东西,它是它们碰撞在一起的混合体,可能会混淆她的感受和想法。所以,反馈不到位,不要急,更不要有挫败感,这恰恰给了来访者一个精准梳理的机会。因为SFBT相信来访者是解决自身问题的专家!没有谁比他更了解、更懂他自己!在这个一来一回“反馈~澄清~理解”的过程中,来访者更能理解、认识自己。最近的一次咨询,来访者的再澄清,让我眼前一亮的同时也惊叹其对自己深深地懂和非常清晰地知道眼下在做什么、这样做的作用是什么!写到这儿,突然又有新的思考,在这样建立共同理解基础的过程中,对咨询师来说也是一个评估来访者对咨询投入度、用心程度、愿意深层思考以及相信咨询效用的过程。同时也是判断咨询方向是否在来访者想要的方向上进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