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井离乡求发展,身在异乡都不易,他乡遇故知本是一乐事,但几人可以快乐相处?利益面前,显露本质。恰逢周末,感慨一下华东区几大XX商会纷纷扰扰的内斗,其实与我无关,我三年前已经退出商会,本欲寻来耳根净,奈何明月照沟渠……
口中言少,自然祸少;
腹中食少,自然病少;
心中欲少,自然忧少;
身上事少,自然苦少;
大悲无泪,大悟无言;
缘来要惜,缘尽就放;

可惜,有几个人理解这几句话?
随方就圆,无处不自在。海边见到了职业渔民,当地管他们叫碰海人,这些碰海人如果抓到螃蟹,一只的话肯定会把竹篓盖起来,一群的话反而不用盖了。碰海人解释说,一只螃蟹会爬上来逃走,如果两只或者以上,不论哪只想爬上去,其他的都会伸出蟹爪把它扒拉下来。
中国人的内斗也是全世界闻名,日本人就是看准了中国这样的弱点,当然满清杀入关内也是抓住了明朝这样的弱点,还有元朝差不多也是通过瓦解宋朝内部才得以一统天下的,再远西晋的灭亡也是因为八王之乱的内部斗争亡国的,而东汉的瓦解基本也是因为党锢之禁的内斗内耗死的……可以说,在中国历史上的每次王朝的灭亡,基本上都能看到内斗致死的痕迹,多多少少都与内耗有这必然的关联。
移民海外的华人,都知道,同样是亚裔,日本人和韩国人都抱团,唯独华人要差点火候。要说都互相坑也未必,总能碰到一些好人。但是相对来讲,华人坑华人,比较常见。最近日本报的比较多的黑导游,几乎个个都是华人,而且黑的都是自己的同胞。再比如如震惊英国社会的纽卡斯尔中国留学生遇害案、西班牙警方成功破获的华人绑架团伙案、澳大利亚媒体爆出的当地中国建筑公司老板奴役华工案,其中的受害者和施害者均为华人。在谷歌上输入“华人”、“受欺负”、“被害”等关键词搜索后发现,在有关海外华人人身安全和财产遭受侵害的案件报道中,施害者的半数是华人同胞。
“君子绝交,不出恶声”这是一句名言,也是一个典故。典故出自于《史记》:战国时期的乐毅善于用兵,辅佐燕昭王攻打齐国时立下了大功。后来燕昭王死了,燕惠王即位。燕惠王不喜欢乐毅,齐国又使反间计,于是燕惠王削了乐毅的兵权,乐毅怕被诛杀,逃亡到赵国。结果燕军大败。燕惠王写信欲治罪乐毅。乐毅回信说:“君子交绝,不出恶声;忠臣去国,不絜其名。”意思是说一个君子,如果与人交绝了,不说对方的坏话;忠贞之臣离开了国家,亦不解释自己的高洁之名。后来的结果是燕惠王就不再难为乐毅了。
当你与一个人绝交时,会想起大家曾是朋友,曾经快乐的相交,如今要分手,总是一件遗憾事。不必把它变成一个丑恶的结局。君子绝交当会想起自己也要负部分责任,就算道理全在自己这边,起码也是自己择友不善,知人不明,倒不如自我检讨,又何苦再去伤害对方。君子既决定绝交了,就不再拖泥带水,要撇撇脱脱的分手,从此再非朋友,却也不一定是敌人。不要因对方的失败而幸灾乐祸,却也不要为对方的成功而心怀妒忌。你是你,他是他,一切与你无关。最成功的绝交是渐渐把他从记忆中消除,如果曾经口出恶声,要忘掉就难得多。
鸡汤就鸡汤吧,人有私心,一切坦然……别在叫我王会长了,三年前我就不是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