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1934年给夏丏尊和叶圣陶写的《文心》写的序中说“那时的国文教师对我们帮助很少,大家只茫然的读,茫然得写。”“茫然”意思指无边无际的样子,也形容迷茫的神态和心理或不知所措。老师不知如何教,教什么。学生自然也不知如何读,读什么。朱自清在这里说的是自己上中学时学语文的感受。时间过去了近百年,语文教学似乎也停滞了近百年,师生依旧是一片“茫然”。课文仔细的读了,古诗认真地背了,字词扎实的写了,但是语文的成绩还是惨不忍睹。一个班有一两个优秀算是很好了。语文,似乎教不教,学不学一个样。靠天收。
朱自清时代的语文教学至今未有解决的方法。第一,为什么学语文?无论是读还是写,学生不容易感到学语文的实际的需要。其实不止是语文,其他科目也一样。生物,地理,历史,数学,物理,化学似乎这些科目都没有什么实用价值。这个问题估计和我们的教学方法有关系。学科如同食材,因为我们的教学就是不加烹饪的把这些食材让学生硬生生的呼伦吞下去,甚至不给他们咀嚼消化的时间,久而久之,脾胃受伤,自然看到吃的就反胃。连吃都吃不下去,又怎能深切体会到这些食物的营养价值呢?
其实生活处处离不开语文。图文并茂的朋友圈更能引起关注,朋友圈里妙语连珠的评论会令人赞赏,朋友聊天语言彰显智慧,逢年过节短信祝福显示文采,恋爱写信赢得好感,做生意招揽顾客宣传颇非匠心,生活中的苦乐酸甜值得记录。如果把语文教学与生活场景关联,就可能使语文的价值立竿见影,在运用中阅读写作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语文教学应该面向生活,而不是面向考试。让学生用读写丰富生活,滋养生命,提升素养。素养提升了,成绩作为副产品自然也会水涨船高。语文的教学的目光要为计深远,更需要大胆革命。
第二,读的方面,我们的语文大多注重人文性,思想性,而忽略了工具性,技术型。原因一方面是对语文的误解,另一方面是挖掘思想性更容易操作,老师更有话可说。这些思想性很多是显性的,直白的。侧重于思想性的课堂也许热热闹闹,但热闹会后依旧是空虚。而文字背后的思索,文章的语言组织,结构安排,标点使用,表达方式的选择,材料的取舍。这些文章成型背后的考量更值得我们推敲,推敲的过程其实可以使我们的理解更透彻。但这需要老师的专业技能做后盾。这一点很难,所以我们大多数老师选择避重就轻,趋易避难。然而考试恰恰就只考难点,没有付出自然没有收货。成绩差也是自然。语文老师不应该变成思政老师,语文老师应该有语文味儿。语文味来自于对文章字词句段篇的深度咀嚼。不但能品出文章味道,还要追究如何做出美味。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
要想教的清楚,教的透彻,教师需要狠下功夫,提升自己。大量读专业书,在阅读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教学相长。这是一个费力气的活,但是不劳何获?如果不想再哀叹语文难教,只有苦心钻研,明确方向,找到方法。语文读得明白,写得清楚。教师提灯引路,学生才能寻光向前。愿我能为学生做一个在黑夜中提灯的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