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学中我最常用的技术是PPT。
在教学中我用技术的困难一在于现在的技术更新换代的速度太快,作为新时代的教师要掌握的技术实在太多了,所以需要不断的学习,对个人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困难二在于如何让自己所掌握到的技术为教学、为学生的学习提供适当的助力?通过今天的课程,我想这位唐校长想传达给我的核心意图是教我们要坚持先设计学习再思考技术的这种思维和理念的教育教学原则。
至于我打算如何提升我想从课程中给我的启示包括:
1.我们的教学工作的主体是学生,所以我们要明确的一点是现在我们正在教的这些孩子们他们是数字时代的青少年,他们自由、个性、创新、正直、快速、娱乐等等,我们必须要充分了解我们学生的特点才能因材施教,他们有着多样化的需求,具备自主学习个小组合作学习能力,从小他们就对各种电子设备掌握的十分娴熟,早已是网络公民,论对现代技术的掌握他们不比我们差,甚至比我们都还要厉害。
2.作为现代教师必须懂的对技术的作用,这里的作用不单单是使用,我们要善于发挥技术的优点比如可以利用技术省时高效的益处,努力实现把技术做成体验式和、互动式的,发挥技术的核心的互动性 、可视化、多形态的海量学习资源的作用。多给学生展示自我的平台,让学生自己去表达、去沟通,多为学生创造动手实践的机会,引导学生形成设计思维和系统思维,提高思维的逻辑性,以培养具有观察 、思辫、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现代人才,使科学的思维方式融入学生的血液中。
3.通过互联网,积极了解当代的学习变革,教育的变革,不要把自己的视野仅仅局限在自己的学校,自己的国家,多看看外面的世界,了解国际优秀的学校的做法,开阔视野,打开思路,努力达到对标国际,与世界同步。
4.把学习看做一个整体去设计,实现课程之间的跨学科整合。学会从不同的方面和角度去思考,多学科多角度的学习。这个目标我们可以通过PBL项目学习来实现,它的关键元素包括:主题式学习、动手实践、真实世界 、自由合作。
5.凡事都是一把双刃剑,持不同观点的人对技术引领学习变革有这不同的利弊之争。支持者认为技术的优势在于(1)即时学习 (2)用户化 (3)学习者控制 (4)交互性 (5)多媒体 (6)随时发布;反对者认为技术的劣势在于(1)成本与可得性 (2)电脑不能教给学生的情感 (3)教室管理难题(4)教师权威受到威胁。
以上种种都今日听课所获,从微观视角来看问题,而在学习了新知识后,从宏观的视角,我们应该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1.未来需要什么样的人才?
2.我们应该如何在以当今的技术手段下设计教育教学?
3.如何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的、能适应未来的,能与世界竞争的人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