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上次赛课后,心里一直都在想着这事呢!想着得学习,听更多的名师课堂,不然是打磨不出来一节好课的啊!也巧了,同事给我推荐了一个可以观看公益课的平台,通过我的申请,竟然可以看直播回放。哎呀,我曾经特别羡慕学校派老师们出去学习,然而我现在竟然通过直播或者回放就可以学习到了,这是不是很划算呢?哈哈!
昨天早上,没事想着打开一个约50分钟的教学视频看了看,是张齐华老师的《倍的认识》。一节课单单小组讨论占了15分钟,而且专门拍了一个小组的讨论现状。非常佩服,因为这个小组的组织者是一个三年级的小男生,声音洪亮,思路也清楚。小组讨论的学习单任务非常清楚,孩子们都是有条不紊得进行着。同时也很佩服张老师,确实讲到了这节课本质的东西,感觉孩子们学得很透彻。先是老师抛出问题,带着问题开始小组合作进行充分讨论,然后选出比较有价值的,孩子们解决不了的问题,老师和孩子们开始讨论,其实解决的过程就是解决重难点的学习过程,挺好。最后课结尾,来了一个非常简短的当堂小测验,受益匪浅啊!看来,还需要认真备课,充分备课,即便是看了再多的参考资料,也要自己思考,备出属于自己的课!
今天上午又抽空看了华应龙老师的《课堂文化》讲座。华老师的公众号我都关注了,我特别喜欢他的教学风格,总是面带微笑,自然就给学生亲切感。昨天还看到一句话呢——孩子们以一种平和,开心的状态来上课,自然接受效果不错。所以,你看华老师没有上课,他那样笑眯眯的样子已经决定了这节课成功一大半了。从这个讲座里我收获最大的就是,数学课也可以有自己独特的课堂文化,我想这是不是在我以后的备课当中,切实得和自己的课联系起来,让孩子知道数学真的不仅仅局限于计算。其实通过他的讲座,我还知道了就连北京最好的小学也是这样扎扎实实得开展教研工作,而且老师们12:25分都齐聚会议室,共同讨论所听得课。反观我身边的听课,基本上都属于大家硬着头皮上,硬着头皮评课,怎么说呢,评课并没有评出有效性。就我来说吧,作为一名青年教师,在学校也经常性得上公开课,但是评课这一块并没有听到让我觉得进步的地方,反而是我自己上完课之后才觉不足呢!
再来说下午又断断续续的听了段惠民老师的讲座,当然还没有听完呢!哈哈,实在忍不住要来写写感受。因为他说话犀利,是啊,讲座刚开始他就说到,不要期望听了我的讲座就可以变成高手班主任。最关键的是做,悟。他讲到自己从乡村小教师最后变成了全国名师,其实就是因为他擅于写作。当时我就有启发,教师想要成长必须思和做结合,写什么,就写自己的教育故事,写自己的教育困惑,写自己的教育感受。写着写着,一切就开始变得不一样了,对不对?!
连续两天时间,看了一节课,听了两个讲座,不是满满收获,而是受益许久。所以学习吧,努力吧,趁着年轻,趁着有时间,趁着对教育有热爱,学习吧,读书吧,这就是对自己最好的投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