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尼伯特明天要来,魔都阴雨淅沥,我依然岁月静好般腐宅在家,续着瓦尔登湖畔的“钱”缘,这是周一同事特意送过来的书,期限一个月,放了五六天,今日才得以拜读。
再说这本书之前,我想问您一个问题:
如果你久未联系的同学,忽然微信上找你借钱说要买房买车,你手头正好有些存在P2P或者货基或者股市上的可周转资金,你会作何处置?
排除微信中毒的可能,你会如实告诉他/她,目前闲散资金都已用作或者将要用于投资;还是从资本市场撤回,以无偿的方式借出去以期将来也能得到同样的待遇;抑或根本不考虑风险和回报,就当是做慈善哪怕没有收回本金的可能。
首先,不管是哪种结果,都是无可厚非的选择,只是不同的行为模式反映的是不同的文化信仰。第一种,有理财头脑,希望借助外部金融市场,自食其力,为个人空间和自由的最大化提供物质基础;第二种,虽然有理财意识,但依然愿为人情付出,或者出于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习俗指引,而这也是区域金融不发达的反映;而最后一种则是崇高无上视金钱如粪土的境界,所有人都期望遇见或者达到的不差钱吧。
金融的逻辑陈先生这本书开篇序言,就从金融视角重新审视了儒家文化和家庭定位,得出儒家的“孝道”是一种基于血缘的跨时空的人际利益交换,养儿防老观念下的子女,不过是人格化了的金融产品,而“三纲五常”所规范的“名分等级”秩序则是支持这种交易体系下的文化制度保障;亲戚朋友之间的礼尚往来,也是一种经济互助,隐性的金融契约。这也解释了“势利眼”的存在缘由,在有钱权势的家族面前,邻里乡亲都会敬他三分,而如果经济上乏善可陈,连亲兄弟都看不顺。经济基础决定了你在他们眼中的价值高低。
儒家文化重农轻商不言利,在市场经济不发达的前提下,家担任了两重功能:经济互助和精神互助,而不是纯感情维系的基本社会细胞,家道中落或者家庭不富裕的孩子,从一出生就已贴上了“责任”的标签,辈分越大,责任越大,父母生你养你,哪怕不指望你有所贡献,但恐怕从小灌输的“孝”也让你没有第二选择,不可能在有余力之际不去完成使命,就去追你所爱。典型案例《平凡的世界》中的少安,初中毕业就担起了供养弟弟妹妹的家庭责任,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多么质朴的道理。
欢乐颂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后代。前段时期热映的《欢乐颂》中曲筱绡和樊胜美,家庭出身简直天差地壤之别,它不单单影响视界和格局,同时影响奋斗起点和个性张扬。穷乡僻壤中走出来的樊胜美,没办法像曲筱绡那样飞扬跋扈无所畏惧,贫穷带给她的心理创伤,只能通过虚荣来遮掩,经济收入都无私奉献给了家庭,自己却住着合租房买着高仿品,像个交际花一样渴望巴结上权贵。然而,她依然是个好姑娘,只是身不由己。
在商业和金融不发达的地方,人情的分量就会很重。因为人们需要相濡以沫来规避风险,需要礼尚往来以达到不同时空之间的价值交换。而熟人之间的利益往来,因为地域限制和舆论压力,可以降低违约风险,但对陌生人的不信任和抑商主义,反过来又会遏制中国证券金融的发展。
本次随笔只是从文化与金融的角度阐释了陈先生的部分观点,更多精彩可读原作。原书作者,陈志武先生,耶鲁大学终身教授,中国金融博物馆首席顾问,最具影响力的华人经济学家之一,曾获得过默顿·米勒奖学金,专业领域为股票、债券、期货和期权市场以及宏观经济与经济史。本书分五个部分:资本化的逻辑,金融的逻辑,金融危机的逻辑,股市的逻辑,文化的金融学逻辑,主要探讨金融发展和市场化进程带给文化和社会的影响;各个章节结构上相互独立,因为它们是给不同媒体所写的文章合集,严格地讲不能算是一本逻辑严谨结构紧凑的书,但也足以给金融小白的我扫盲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