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在兰亭,遥想“□□当年”,如陆游、启功、徐谓、郭沫若等书家都曾来兰亭认证他的书法造诣,多有可证之事迹。我便也是某某之一。但不是来朝书圣的。
纸上得来终觉浅,竟不知兰亭附近是王守仁墓葬所在。有明文人建不世之功,裂土为伯者,浙人有刘基,封诚意伯,世袭罔替;160年后有王守仁,封新建伯,世袭罔替。从明代封爵看,文臣受爵尤其不易,已是最高的肯定。
刘、王的文治武功均有成就,刘氏谋略邈焉不可知,王守仁的心学却开身后历代学者另一天地。以人生经历和体悟言之,人之何以为人,人之可以为人,人之堪以为人俱为阳明发挥至尽,亦因王氏而可与西方的哲学相沟通无碍。
嘉靖八年(1529),王守仁的灵榇归葬于越城。越城即今绍兴市越城区。墓葬地在越城南,具体地说在兰亭附近,墓额题“明王阳明先生之墓”,哀荣莫盛于称“先生”矣!自七年(1528)冬,总督两广军务的兵部尚书王守仁开始北归,途中于1529年初殁于江西南境,朝廷驻各府县各级官员、门人、弟子沿路祭奠,终于长眠于越城。
阳明之后再无阳明,今近600年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