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媒体下的多元冲击
这么多年来如一日地浏览微信阅读、抖音、知乎、微博、朋友圈,见证了无数种人生。
身残志坚的脑损伤综合征患者却获全额奖学金留学,集美貌与学历于一身的学霸却选择家里蹲;有人之死靡它,最后有情人终成眷属,也有人誓死不二,以至情伤累累、最后约炮成瘾。这些案例不断冲击着我本就不够成熟,完整的三观,让我除了本能的吃喝拉撒外,不断的围观人是人非,试图在其中找到适合自己的答案,其实自己根本不知道到底要如何活是好。只是受过冲击后,无论怎样,好像都开心不了的样子。
2. 消费主义的双刃剑
曾是消费主义的忠实信徒,有钱时大手大脚、一掷千金,没钱时则省吃俭用、精打细算。从学英语的小班课到健身教练,从定制轻食到豪华旅行团,试图通过消费来改变自己,却发现它只能暂时缓解我的颓丧和迷茫。一旦停止消费,似乎一切又回到原点。尝试极端的禁欲或极简主义,却让我在家中与手机和被窝相依为命,这种清醒的自甘堕落的让我更加不快和鄙视自己。
3. 人际关系的疏离孤岛
害怕与比我强的人建立联系,担心在和他们的接触中暴露自己的缺陷和不足,伤害本就脆弱的自尊心。当然也更看不上弱者,不屑与之为伍,从内心深处鄙视他们的懦弱和不堪,其实自己也是一个懦弱和迷茫的年轻人。本就乏善可陈的社交能力,以及面对陌生人的惊慌失措,本能的选择让亲人逐渐淡出我的生活,其实也是害怕与这些只有名义血缘关系的亲人们的接触暴露自己所谓“不成熟”的事实,即使偶尔有所联系也匆匆结束对话,避免尴尬和忐忑。懒得打扮去见新朋友,也懒得联系自己去见老朋友。社会联系的减弱让我更加感觉不到自己的存在,甚至对室友也懒得多看一眼,一天说不了几句话,相顾无言,进行事实上的“离群索居”
4. 自我设限的枷锁
并非没有目标,只是被自我设限的枷锁紧紧束缚。我认为自己无法达到心中的最高点,于是努力的结果总是间歇性踌躇满志,持续性坐吃等死中转换。总是表演的像专业演员一样,对一切可以让自我成长的东西如饥似渴,但是又坚持不了,深入不了,久而久之忘了自己在演戏。毕业后的突如其来的自由让我失去了外在的督促,本就没多少的自律也随之消失,日复一日地蹉跎岁月。虽说时不时制定了严苛的计划,却从未真正完成过,梦里的勤奋远超过白天的努力,堪称“夜晚梦想家”。
5.努力与结果的悖论
我越来越明白,世界上很多事情并非努力就能得到相应的回报。有时努力与结果不存在必然联系,因为结果本身可能并不取决于努力,而在于家庭条件,时机运气等,这让我对曾经的信仰产生了动摇,习得性无助和失败感如影随形。心理压力本就沉重,再加上不自觉地与外界比较,更是给自己增添了无形的压力。我深知自己的几斤几两,不断的与外界比较中自卑。然而,我也明白,只有找到属于自己的道路并勇敢前行,才能真正摆脱这种困境。
6.自我反思与未来期许
起初我以为自己无话可写,但回望生活的点滴,发现自己的颓废源于无数次的迷茫,怯懦和自我逃避。内心深处咆哮着不愿如此,也不愿接受自己是如此不堪的“屌样”,却又无毅力也恒心去改变。我写下这些文字,是希望五年后、十年后的自己能嘲笑现在的软弱和停滞不前,然后告诉自己:“没事,我已经好很多了。”而不是被完全废掉的自己嘲笑或再也笑不出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