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全案研究方法论最初在 2011 年由北京师范大学张同道教授提出,核心理念是以纪录片创意产业链为研究对象,将传播学、管理学、文化美学和营销学结合在一起,成为一种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模式。通过对这六个环节的详细分析,有效地阐释社会和市场因素如何制约了纪录片创作的各个环节,并最终影响了纪录片的价值取向和美学特征。
纪录片《流浪北京》以个人化的叙事风格和语言,摆脱了国家主流意识下纪录片的固定拍摄风格,摄影机真实地作为旁观者,客观反映边缘人的生活百味,开创了中国独立纪录片的新纪元.
流浪北京的拍摄背景:影片全名叫做《流浪北京:最后的梦想者》,导演是吴文光。在20世纪的80年代,大学生在毕业后可以通过包分配得到一份体制内的工作,有薪水有户口有补贴。这在当时人口组成中农村人口占绝大部分的中国可以说是相当稳定的生活根基,足以让许多人羡慕了。但有这样一批“艺术家”,为了追逐其艺术理想,毅然放弃体制内的工作,放弃各种薪资补助,流浪到北京,成为人们口中的“盲流”。按导演的话说“他和片中的人物一样,曾希望过也失望过,曾快乐过也曾悲伤过”所以《流浪北京》是由自由艺术工作者的生活状态作为拍摄着眼点,间接表达了自己作为自由职业者的生存状态。
拍摄内容:《流浪北京》描述了5个漂流在北京的自由艺术者的生活和梦想.他们是来自四川的自由摄影家高波,云南的自由作者张慈和自由画家张夏平,来自黑龙江的自由画家张大力和来自辽宁的学戏剧的牟森.整个片子被导演分成五个独立标题:“来北京”、“住在北京”、“出国之路”、“留在北京的流浪者”、“张夏平的疯狂”。情节则基本由五人自己的来讲述,讲自己的在北京的初衷、梦想、生活与挣扎,这五个人不光是讲述自己的故事,故事更是由五人互相叙述得到了补充和串联。
美学与视听的体现:《流浪北京》体现了一种完全真实主义的纪实拍摄风格。没有配乐,没有解说,只有简单的介绍性字幕,通过一种极力隐藏创作主体的方式进行拍摄和剪辑。在镜头设计上,没有明确的镜头切换带来的影片固有的节奏感,而是以五个人互相的讲述内容来补充故事情节才使得镜头带有一定故事逻辑性。在影片的视听感受中,画面里使用微弱的灯光,甚至完全使用了自然光,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处在一个漆黑幽暗的空间中。此外,因为使用了同期声收声导致了背景的嘈杂,这与视觉上的幽闭阴暗形成了对比,这两点高度还原了纪录片中的“真实”二字。作者用这样拍摄方式,将最真实自然的画面传递到观众面前。
总结:作为中国独立纪录片的开山之作,《流浪北京》这部影片在当时无疑是一部与众不同的创作,打破纪录片传统的拍摄观念,通过主人公的诉说和导演强烈的影像冲击,让我们看到当时独特的边缘人物的命运,也看到了一个时代的流浪漂浮。其实,他们的梦想其实是并不符合当时社会现状的,在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那个时候,正是一个从崇尚梦想,到注重现实的时期。所以他们最后不是出国就是疯掉,我认为这是一种对现实的妥协。我认为吴文光导演可能想要传达的是,要我们去平衡现实和理想之间的一个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