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共享单车、共享雨伞、共享床铺到共享图书,不知不觉这股“共享经济”的风潮已经吹进了图书行业。
今年早些时候,支付宝已在全国五个城市开通快递借书和共享书架的服务,而从哈尔滨起家的“借书人”也面向全国提供类似的新书借阅和藏书共享服务。但此前很难想象的是,这种“共享”理念会将一家书店几乎变成了图书馆。
7月16日,合肥新华书店三孝口店正式开启了“共享书店”的经营模式,全球首家共享书店正式亮相!这家因被写进2017年山东高考作文题而成为“网红”的24小时书店又一次吸引了舆论的眼球。在7月16日当天便迎来了2万人次的客流量,刷新了该店客流量的最高记录。
▲ 安徽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虞爱华,安徽省委常委、合肥市委书记宋国权共同启动共享书店
▲ 7月16日书店人头攒动
这是一家怎样的“共享书店”
这到底是一家怎样的共享书店,魅力如此之大?如何实现共享?这样的共享能为...带来什么?
显然,大家已经迫切地想要对这家“全球首家共享书店”一探个究竟,那么,跟随者逸马君一起来揭开它的神秘面纱...
1、共享书店如何共享?
读者来到合肥新华书店三孝口书店,只需下载“智慧书房”App,在线支付99元的押金即可享受单次扫码借阅总价低于150元的两本图书,借阅期限为十天。同时读者还可以在此APP中展示自己的藏书,记录图书的评价并以书会友。
除了借阅服务,书店还提供一定的借阅奖励,比如读者若三个月内读完12本书就返还押金的8%阅读奖学金,每读完一本书就奖励1元钱。(如此一来,让不少阅读爱好者简直不要太激动。)
2、共享的初衷是?
“共享图书的初衷是为读者消除阅读成本、降低阅读门槛、提高阅读频次。”合肥新华书店三孝口书店徐店长如是讲道,有些家长会为孩子购买很多图书,但是随着孩子的成长,这些图书便不再为孩子需要,造成了一定浪费;同时年轻人购买畅销书,读过一遍后也不会再读,也造成了一定浪费。因此基于这些原因,安徽新华发行集团决定启用“共享书店”模式,促进图书资源的有效利用,并用借阅的时间期限督促大家读书。
徐店长表示,书店内所有图书都参与借阅服务,包括所有的复本,而出借的图书归还后,基本还用来销售或再次借阅。“如果有破损,可能会进行打折出售或捐赠,和出版社协商退回也是一种可能性。”
3、“共享图书”或如此图书借阅服务是否会影响到书店图书销售?
当被问及“共享图书”或如此图书借阅服务是否会影响到书店图书销售时,徐店长表示有这种可能性,但是他认为图书借阅服务同24小时书店服务有相似的性质,都是书店尽自己所能,为读者提供尽可能的方便。不过也不排除借阅服务能够吸引读者来到书店的可能性。另外指出,合肥新华书店三孝口书店经营面积达4000平方米,共8层楼的空间承载了包括图书、咖啡在内的多种经营业态,或许通过借阅服务带来的客流也能增加其他业态的交易额。(跨界、多业态经营,显然已成为一种线下实体的经营趋势)
逸马连锁咨询专家点睛
共享单车、共享雨伞、共享床铺...近段时间,共享成风,人们的生活似乎被共享概念占足了头条。
什么是共享经济?即对闲置资源和稀缺资源的合理利用,确保资源利用率的最大化,进而分散“高成本”压力,让消费门槛降低。数字阅读之所以冲击纸质媒体,其中很大一个原因就在于,纸质媒体的阅读成本较高。现在,随着全球第一家共享书店的推出,不但实现了图书资源与服务资源的优势互补,还通过利用公共资源,进一步降低了民众购书的消费压力,在免费分享读书资源后,利用配套服务、多业态进行盈利,这对图书销售向服务销售转型无非不是一种好的转型之路。
同时提醒,因为书店终究是以“给读者提供个性化、专业化、精确化的阅读服务”为目的,这对图书出版行业图书质量的提升,是具有一定刺激作用的。
另外,以共享单车为例,对于此共享书店而言,现在面对的问题,主要还是从如何进一步节约成本和提升服务质量上破题。依靠图书馆,虽然能确保图书来源,但大量的阅读人群也会带来对图书的损耗,共享单车的窘境就是很鲜明的例子,如何确保图书质量不会因人为因素降低,这需要纳入诚信监督体系,将公共图书资源的使用情况与个人利益挂钩。
同时,在提供餐饮等多业态经营服务的同时,也需要增添更多样化的服务模式,例如利用知识讲座、作者签名等方式,拓宽书店的盈利面,增加书店成长的活力。
上面我们也提到了共享单车的例子,不免让人脑海中出现共享成灾的画面。不可否认,随着共享经济的到来,不少传统的行业也因此搭上共享时代的快车顺利转型,为民众带来便利服务的同时,走出了一条新的发展道路。
但在如今“共享泛滥”人人谈共享的时代,要真正去落实一个利民共享好项目,我们认为还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政策加以管控,比如基本的诚信监督体系。切不可让共享便民,最后发展成人们“闻共享,惶恐”的局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