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
《第一财经》杂志曾经报道过上海一个老旧写字楼的改造案例,很有启发。这个写字楼叫“亚洲大厦”,位于黄浦区汉口路的黄金地段,之前由于设备老旧,它的租金比附近写字楼要低不少,但空置率更高。而现在,仅仅两年之后,亚洲大厦就华丽转身,成为上海的一座新地标。
原来,2020年在疫情冲击之下,线下演出的模式有一个比较大的转变:一千个座位以上的大剧场演出相对减少,而面积只要100平方米左右、座位数少于100个的小剧场演出更受欢迎。一来是由于小剧场的演出排期更灵活,二来成本也更低。
大剧场一般是全国巡演模式,需要不停地拆装、运输舞台设备,演员也要全国跑,成本很高。而小剧场一般采用驻场模式,就是一个剧团固定在一个演出场所不动,一场戏演一两年,这样每场演出的边际成本就大大降低。
亚洲大厦和有百年历史的上海人民大舞台在一处,大厦运营方看到这个机会,就把老旧的办公空间改成小剧场,吸引优秀的小剧团入驻,这是第一步。第二步,也是更重要的,亚洲大厦和小剧团的关系不是包租婆和租客的关系,而是类似于“孵化器”和创业企业的关系。
具体来说,亚洲大厦的运营方不收租金,而是采用前期入股、后期分成的方式,成为剧目的出品方之一。票卖得好,大家一起分得多,卖得不好,大家一起分得少。通过这种方式,亚洲大厦吸引到了不少缺乏启动资金的小剧目和新团队的入驻。
他们引入的第一部剧《阿波罗尼亚》就一炮走红,如今,亚洲大厦已经孵化了16部剧,光去年演出就有2418场,被誉为“中国百老汇”。亚洲大厦的运营方,从简单出租物业,到孵化驻场剧目,从房东变成投资人,这为城市存量物业的转型打开了一条新思路。
| 来自“266|我们向新东方学什么? | 得到头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