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后的觉悟
开学第二周就是铺天盖地的考试,如蜘蛛结网一般,密密麻麻,将我困在杂乱零散的书本试卷和笔记中。
考前一天,我还在突击复习,来弥补我寒假到处浪的罪过。绞尽脑汁拼命的往脑子的塞东西、背知识点。就像以往的填鸭式学习,感觉老是要背,背了又忘,可是还得背。生怕错过那个重点,答题思路也是记了又记,越记越混。但按照惯例,最终考试分数总不会太差,只要你去背了。
可奈何老师这次出的都是计算分析题,从头到尾都是,拿到试卷后真的是一口老血喷出来。边写也边感慨,其实这些题目只要自己会做一两个,其他的就可以旁敲侧击、举一反三,比自己辛辛苦苦背要好得多。重要的是,只有当考试没有办法去看答案时,自己才会去想思路,去摸索,而这个摸索的过程可以自己永远都不会忘,下次碰到这样的,还是会这样想。因为这是自己的分析,自己的理解。
但是说的这么容易,自己去动脑筋却没那么简单。因为我们学的知识只是照搬别人了,我们只是一味的依赖别人的给予,形成了一种消极的只想接收的思维。看起来我们拼命地背书,勤奋地要死。其实这是我们逃避思考的一种极其懒惰的方式。我们可能为了不去想问题,而去做任何费力的事情。
![](https://img.haomeiwen.com/i4418708/0d944556e19421da.jpg)
为什么我不爱思考
我不喜欢思考的原因有三个。第一是外部原因,很多问题不需要我去创造答案,网上有很多现成的,省时又省力。第二是自己的功利心,怕自己做不对,老是希望一次性找到对的方法与结果。第三是习惯使然,因为第一点和第二点所以使我们老是依赖而放弃思考。
但是三点归结起来其实只有一点,那就是给自己设限。觉得自己想不出更好的答案,觉得自己没时间按时完成。现实生活中,我们老是给自己定很多个deadline,激励我们按时完成目标。而忘了其实思考本身是没有时间限度的。一味地想得到思考后的成果,几次尝试后无果变从此放弃。
![](https://img.haomeiwen.com/i4418708/830bdbcaab574866.jpg)
思考就应该没有期待
如果我们总是抱着想要去完成什么目标去思考,那我们的心会变得很浮躁,会很急切,很沉不住气。最后什么也思考不出来。
那要这样才能习惯去思考呢?
我自己也一直在想这个问题,我发现要不经意的去思考,不要想着这是浪费时间,我们把时间看得太重了,以至于不敢把它投资在无限度的思考上。其实换个角度想,同样的一个小时,你可以背一篇课文,也可以思考一个可能想很久也做不出来的难题。看起来前者似乎能够得到稳妥的收益,后者好像什么也没得到。但从长期来看,正是这种隐形的思考投资在为我们的人生增值。学会思考其实就是意识到什么是真正值得去挖掘的资产。
最后用一句话以提醒自己:正是因为难,因为未知无果,才有去做的意义。
![](https://img.haomeiwen.com/i4418708/1389938af09ed176.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