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
罪与罚——这是一部罪犯的忏悔录?或者是一部俄国式的新长篇小说?还

罪与罚——这是一部罪犯的忏悔录?或者是一部俄国式的新长篇小说?还

作者: 圣乔治伯爵 | 来源:发表于2018-06-06 08:14 被阅读108次
    罪与罚剧照

    本文由疲惫的旅行者出品,违者必究!

    这两位作家是人物小说顶峰时期的杰出代表。19世纪自然科学较先前上千年有了长足的发展,人物小说或多或少受到它的影响,相当一部分篇幅用于描写逼真的环境与广泛的生活面,纪实色彩相当浓重:《高老头》刻画伏盖公寓的内外一分一毫;《巴黎圣母院》详写新旧街道,城区,圣母院,以至于评论家认为小说真正的主角是"巴黎圣母院"。巴尔扎克自诩为法兰西历史的书记官,恩格斯评说他的《人间喜剧》"汇集了法兰西所有的历史""我在这里,包括经济细节方面(如变革后不动产的重新分配问题)所学到的东西,比历史学家,经济学家,统计学家那儿之和仍要多得多",秦那更是称之是"人类历史的百科全书"。(福楼拜的成名作《包法利夫人》亦是,大写特写乡村景观)

    雨果的《悲惨世界》花耗一整卷的容量细致入微地刻画神父:从他所在的郊区,过往,外观,意识形态各方面入手,点出世界里每人的悲惨。《九三年》算是大革命年代的史料,《火与剑》是巴洛克时期东欧广袤无垠的画卷,《三剑客》对应亨利十三在位期间,《玛格王后》,《蒙索罗夫人》,《四十五卫士》则是"三亨利之战的"史记。这个特点,当今的欧美游戏依然延续:刺客信条系列(比如兄弟会中对罗马人和事物的精细制作,各种各样名胜古迹的介绍),侠盗飞车系列。(洛杉矶的各色景观),猎魔人系列(北方诸国与南方大帝国尼弗迦德千丝万缕的联系)

    《罪与罚》可不同于它们。本书故事场景高度集中在圣彼得堡,之前外省也有数人活动(斯德维里盖洛夫,杜涅奇卡),但仅以书信,回忆交代。而后全体人物的活动范围全部集中于圣彼得堡,空间场面极为狭小(主要发生在圣彼得堡的中下层区域),时间段只有短短的几天。

    读者从本书中对圣彼得堡的风俗民情一无所知——这种情景在当时的任何一个俄国市镇随处可见,即使是颇具代表性的干草广场,照样只有一般性的简单描写。

    人物方面也不够详尽。作者压根就没打算浓墨重彩细致展现男主的外表,而是简明扼要粗提他的五官端正;女主的肖像也是粗略勾勒几笔,其他人物如拉祖米欣,卢仁,斯维德里盖洛夫,其中最细致的还数杜涅奇卡:先是概述,接着优缺点一点点解析,最后做一番偏主观的总结。但也仅此而已,仍不及西欧小说中长篇的细节描写。(《九三年》朗多纳克侯爵登船冒险时,将外观与习俗结合又写短袄,头饰,这也是雨果笔下最简洁的人物描写了)

    简化环境细节,是为深入人物的内心世界——杀人写了一章,杀人后的反思写了五章——以及"双重人格"的投入使用。

    西方文学最早涉足"双重人格"的人是艾伦.坡和霍夫曼。

    艾伦.坡在《威廉.威尔逊》一书中采用"分身人"手法;霍夫曼在《斯居戴里小姐》一文描述了一个"双面人":一个白日文质彬彬,技艺高超的手艺人,晚上化身为杀人劫财的盗贼。此外,前者还在《黑猫》,《反常之魔》等名篇中写出人类潜意识的善恶交战。陀思妥耶夫斯基对他们非常熟悉,并介绍,评论过他们的文章,在继承他们传统的基础上发展推进。1846年他效仿他们的风格创作中篇小说《双重人格》。尽管它奠定了陀氏创作的题材与主题,但缺乏独创性(也为后来的作者自行否定),直至《罪与罚》的面世才是作者成功的开始。

    男主是这方面写得最精彩的典例:他本是极富同情心的良善之人,乐于助人,毫不考虑自己,十足是个利他主义者。经济方面不宽裕的他尽己所能帮助患肺部的贫困同学,同学死后照顾他的老父,体弱多病的老人病重之时把他送进医院,他去世后还替他办了白喜事;冒着生命危险,冲入熊熊大火中救出两个幼儿,致使自己被烧伤;慷慨解囊资助与自己一面之缘的寡妇马尔梅拉多夫夫人。

    这个"超人"同时使索尼娅备受折磨,痛苦不堪,将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她的痛苦之上。

    心理描写的另一大跃进体现在潜意识的描写上。多年为病态乃至变态的心理深层:幻觉,梦呓,梦境,三体一位。在弗洛伊德看来,潜意识是人的深层心理,较显意识更能反应人的精神状态:男主身患热病,深感社会不公,时常做梦。

    首个梦境发生在主角准备杀人时,内心已经经过反复交锋:他既想杀死老太婆证明自己的非凡;也深受良心道德的谴责,打算放弃"伟大计划"。饮酒后,他梦见自己的童年,梦见一群醉酒的庄稼汉逼迫一匹瘦弱的小母马(小母马是所有马中体格最虚弱的一种)拉动只有高头大马才能——满载乘客的四轮马车。竭尽全力的小母马遭来的只有一顿毒打。如此一来,小母马被活活打死。

    梦境展露主角隐秘复杂的情感:小母马象征饱受欺凌的帝俄人民。同情他们的主角试图救济他们——杀掉富裕的老太婆(随意借出5000卢布,复活主角先前一月开支仅仅500卢布)并夺走她的钱财,用于接济成百上千个穷人。朦胧的渴求幻化为梦境——主角欲为拿破仑第二,而老太婆是他成名的试金石。

    可要命的是,东正教的道德哲学观植根于他的脑中。(他多次激励自己采取行动,因为有心理障碍)

    雄心驱使他前行,道德使他不堪重负。

    第二个梦境出现在杀人后不久,主角受下意识支配,再次来到老太婆居住的公寓。他向两位附近的住民打听行凶现场的血迹,引起他人的猜疑,一个陌生的小市民突然跳出来指证他是杀人凶手——他那疑神疑鬼的心灵顿时如蒙雷击,在极度恐慌中沉沉睡去。他梦见那个小市民一路跟踪他,见到还活着的老太婆,卧室中众人又笑又跳,似乎嘲笑他的无能为力。主角大斧一挥,非但不成功,反而换来老太婆的哈哈大笑。他每砍一下,私语声却是越来越大,主角见状拔腿就跑,谁知广场上人山人海,他被围得水泄不通。这个饱受道德责难的"非凡人"终日活在恐惧之中,内心接近崩溃。

    陀氏对人物潜意识的表达堪称新领域的开拓,详见费里德连杰尔的著作《陀思妥耶夫斯基和新世纪文学》中两部分《从陀思妥耶夫斯基到加缪(法兰西认识《罪与罚》历史过程的记载)》《陀思妥耶夫斯基与20世纪的德语小说》。(倒是20世纪德意志涌现不少文学家,疑似《西线无战事》有陀氏遗风)

    陀氏独具匠心地采用了戏剧化的表现手法:将戏剧用于小说创作,西欧小说中并非没有先例——巴尔扎克早年专研过古典主义戏剧并创作过几部,他的小说中也被植入戏剧文化——结构严谨的《高老头》富有戏剧性,小说的两条主线:拉斯蒂涅的堕落和高老头之死。两者相互映衬,由两人同住伏盖公寓而相互串接,还延伸出鲍赛昂夫人被抛弃及伏脱冷被捕等支线。伏脱冷对拉斯蒂涅的开导,高老头临终前的独白皆是精彩的喜剧场面 。

    未完待续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罪与罚——这是一部罪犯的忏悔录?或者是一部俄国式的新长篇小说?还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rnxs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