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胖睡觉了,刚刚还闹哄哄的房里安静下来。“感觉世界瞬间清净了”。我和先生相视一笑,一天当中最悠闲自在的就是那小子睡着之后的一点时光了。
随手拿起床头的一本书看着,先生突然问,“知道豆胖早上说什么了吗?”“什么?”我好奇地看着他。“早上我穿好衣服准备上班,豆胖过来找我玩。我跟豆胖说,爸爸要上班了,你在家要乖乖的。豆胖问,为什么要上班呢?我说,要赚钱给你买好好啊。豆胖扯着我的衣服说,爸爸不要上班吧,在家陪我玩,豆豆不要吃好好”。
听到这里,不禁一怔。
我上班的地方离家比较远,每天天还没亮就得起床赶地铁,穿越半个城市,上下班通勤的时间少说也要三个小时。夏天还好,冬天基本上都是披星戴月出门,披星戴月回家。回到家陪豆胖两个小时,他就该洗洗睡觉了。有时候看着豆胖在旁边晃,都有点恍惚,孩子怎么能长得这么快呢。我还清楚地记得他一百天,一岁,一岁半的样子,这一晃眼都准备读幼儿园了。我还没来得及好好感受那软绵绵肉乎乎的身子窝在我臂弯里的温暖,还没来得及体会他刚刚学走又走不稳时对我的依恋,眨眼之间他已经可以跑得飞快,不需要我的怀抱了。
听到先生讲着,不禁感慨。纵使我们早出晚归,每天还能陪伴着孩子,他已经比农村里的留守儿童要幸福得多,可偶尔还是有无法时刻陪伴左右的缺憾。2016年民政部的数据显示,全国农村留守儿童902万人。春节过去,孩子们又不得不接受父母离开家的事实。看到网上一段视频,七岁的男孩扒着车哭得歇斯底里不愿放手,爷爷奶奶一起使劲都掰不开他的手,而车上的父母想必已经是内心滂沱、泪如雨下了。我们看电视剧都喜欢大团圆的结局,看到这个视频,多希望这一刻男孩的父母下车,跟孩子说“爸爸妈妈不走了,就在家陪着你。”可是啊,生活远比电视剧现实,载着父母的车还是渐行渐远,最后成为一个小黑点消失在村庄的尽头。再回来时,怕是又到了过年的时候,长大了一岁的孩子又在村口翘首以盼吧!
扪心自问,每天下班回家的心情是急切的,渴望早点见到那个胖嘟嘟的小人儿,可是真正好好陪伴儿子的时间却又少得可怜。回到家,累了一天,有时候人是疲乏的,只想蜷缩在沙发里葛优躺。或者是拿着手机看着自己感兴趣的新闻,刷刷朋友圈,追一下最近播得火热的剧。儿子在旁边来回晃悠着试图引起我们的注意,看我们熟视无睹就过来各种捣乱。有时候我会放下手机和他玩一会,更多的是正看着访谈节目或者电视剧兴致正浓时儿子在旁边要求换他喜欢的动画片对他的愠恼。
诚然,我们是忙碌的一代,忙工作,忙着自己的兴趣爱好或者专长。随处可见“比你优秀的人都比你努力,你还有什么资格止步不前”的观点,外面的世界变化太快,新的行业兴起,旧的行业没落。最近看到马路上、地铁边、广场旁随处停放的共享单车,小红、小黄、小蓝势如破竹地占领者最后一公里的市场。就像前两年的某打车软件战役,历史又将重演,大有愈演愈烈之势,共享单车自带热点,几乎隔三差五地就能登上新闻榜单,随之而来的是自行车商家、自行车维修店铺的消沉。听说共享单车的生产厂家接单接到手软,生意好到爆。刚看到消息,共享汽车也接踵而至,还不限号,过桥免费又环保。
我们也是这个时代的受益者,享受着信息的便捷却又容易在不知不觉中迷失在信息化的碎片里。感兴趣的东西太多,接受的信息太泛,却失去了静下心去读一本好书的勇气。孩子在旁边,很想好好地陪伴,可是还是不由自主地打开手机看看别人写的《怎么做到高质量陪伴孩子》的文章,不好意思,那一刻我被自己的行为逗乐了。
跟好友抱怨道:“感觉别人家的孩子又听话又懂事,表达能力又强,看一下自己的孩子,有时候话都说不清楚。差距好大啊!”好友直接怼了我一句“你是想让他从小就生活在别人家孩子的阴影下吗?”。我一愣,“不,我想让他做快乐的自己”。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个孩子也会有自己的天赋和专长。这个世界上没有一生出来就是优秀的孩子,缺少的只是引导孩子成长的优秀父母。
看到一个说法,教育孩子就像牵着一只蜗牛在散步,需要父母的呵护和理解。大多数的我们是心急的父母,长大之后就忘记了小时候是怎么过来的。有了孩子之后,其实也是重走孩提时代和青春岁月,虽然也会被气得失去耐心,但是牵着一只缓慢走的蜗牛,跟随他的节奏,也许在缓缓行走中能够听到平日里听不到的悦耳鸟鸣,看到平日里忽略了的风景。换一种角度来看,与其是陪伴孩子,不如说是让孩子陪伴我们,让我们从孩子身上探索怎么成为更好的父母。
照例下班回家,把手机放在门口的鞋柜上。屋内灯光正暖,豆胖听见开门的声音,悄悄地躲在奶奶身后,却不由自主地嘻嘻笑出声来。“豆胖,不要躲了,妈妈看到你了,今天给你讲此地无银三百两的故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