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这部印度电影, 又拍出了我们自己的焦虑

这部印度电影, 又拍出了我们自己的焦虑

作者: 科技新知Pro | 来源:发表于2018-04-04 18:51 被阅读0次

    而今再提起印度电影,在很多的赞誉后面,它也逐渐开始有一些质疑的声音了,尽管印度电影工业当然还完全不能跟韩国电影工业比较,但这条路线是差不多的,当原本能够吸引人眼球的同模式片子开始增多,不再具有让人感觉眼前一亮的能力之后,它们也开始面对套路化、过度煽情和假大空的质疑。

    不过私以为,韩国电影可能可以称得上类型僵化,但印度电影还称不上。虽然类型僵化是贬义,但要走到“类型僵化”这一步,恰恰证明它在这之前已经经过了一段蓬勃的发展,韩影可能可以说是,但以印度电影的发展状况来讲,它还远远谈不上。

    而另一方面,对印度电影来说,当大背景是印度国情的时候,敢于触及某些题材,它的勇敢本身就可以抵扣掉电影的确存在的一些缺陷了。

    之前的很多部如是,接下来马上要在清明档期上映的《起跑线》也是。

    电影的海报就做得很优秀。

    阿米尔汗第一次杀入中国市场的《三傻大闹宝莱坞》讲的是教育问题,时隔差不多8年,《起跑线》聚焦的也是教育问题。

    不过这两部电影还是有一定差别的,《三傻》讲的是僵化的大学教育本身,而《起跑线》则更多的是以入学难来展示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平等以及印度的社会分层和阶级固化。

    这是一对中产阶级夫妇为了让孩子能够从小就获得最好的教育、走上人生巅峰而绞尽脑汁择校的故事。

    爸爸叫拉吉,他本身出身并不是非常好,是个小裁缝店的儿子,但凭借着自己的勤奋和努力赚了不少钱,跻身中产,自身的奋斗经历让他其实没有太在意出身或者教育这类东西。

    爸爸的扮演者眼熟吧?是《少年派的奇幻漂流》里的成年派。

    但妈妈米塔不一样,身为全职家庭主妇的她全部身心都扑在了女儿的教育上,而且认为教育决定一切,她一定要把女儿皮娅送进当地最好的私立学校,才能保证她的人生没差池,顺利进入上层社会。

    《起跑线》里父母的这个设定,还是挺像15年的大热电视剧《虎妈猫爸》的。佟大为饰演的猫爸,提倡孩子快乐成长,不要有压力,而赵薇饰演的虎妈赵胜男,望女成凤,为了女儿能上最好的学校,卖掉大房子蜗居在学区房里。

    《起跑线》里也有买学区房的设定。

    不过这对印度夫妇好像有钱得多,学区房大house对他们来说轻而易举。

    但即使买房容易,入学却依然难。

    片子里的太多台词和细节,和我们身边的现状不谋而合。

    比如说电影里的母亲的理念,小孩的教育一定要从幼儿园就抓起,要赢在起跑线。这种所谓的赢在起跑线的说法,不就是中国绝大多数家长的想法吗?

    说从娃娃抓起还算是比较轻的,更有甚至,觉得应该从胚胎抓起。

    因为不上好的小学就上不了好的初中,不上好的初中就进不了好的高中,也就进不了好大学,进不了好大学就找不到好工作……

    这个我们无比眼熟、时时都能听到的中国家长的焦虑,是电影里妈妈的口头禅。

    又比如,母亲在劝说父亲一定要让小孩接受最好的私立学校的教育的时候,说的是——

    果然,在搬到市区的富人区后,整个家庭对新环境的融入很成问题。小女孩皮娅交不到朋友,当被问到为什么不跟皮娅玩的时候,小男孩回答说:

    因为她说印地语,妈妈说了,不能跟说印地语的人玩。

    就很写实啊。在印度,英语不仅是一门语言,还可以代表阶级。在中国,小孩不也被逼着学这样那样的东西,恨不得把所有的时间都塞满,一定要备齐十八般武艺,才能在身打上更优越的标签。

    夫妇俩为了让女儿能让女儿去最好的私立学校读书的第一个措施也非常眼熟了——买学区房。

    他们离开原来住的地方,来到市中心,然而真正进入最好的私立学校,并不是买了学区房就可以解决的,这场号称整个德里最大的比赛的竞争,是需要从金钱到运气,从小孩到父母,一起挤破头,才能赢得胜利的。

    要凌晨起来排队拿报名表,要参加培训班,求神拜佛,还要连世界各地的佛大都拜上,都拜了还要担心这些神之间互相推诿。

    不仅小孩要培训,要填鸭式地补进所谓前几年落下的功课,父母也要一起培训。

    他们要背诵诸如“分享就是关爱”“less is more”这类教育模板,来参加学校对父母的面试。

    看看这个挤着看录取榜单的镜头,简直就是现实主义摄影啊。

    事实证明培训也没用,他们的出身决定了,学校看不上他们。

    但是呢,打定了主意一定要上最好的学校的妈妈米塔,是绝对不会半途而废的。

    花钱行不通的话,那就只能装穷了。

    贫困生名额,贫困生补助这种东西,对我们来说也熟悉得很。

    从小学念到大学,每个人大概都看见过这种情况,或者自己就是当事人。给贫困而优异的学生开设的优质师资班,动钱动权动关系照样可以把人塞进去,明明是贫困生补助,只要搞到证明,月生活费好几千的人也能拿走。

    它们本意上是想要为缩小贫富差距做出一些努力,但很多情况下,这种好处却依然落不到真正需要这些的人手里。

    电影里的这对夫妇,动的也是这个心思。

    先是试图通过学区房的手段,从平民区月光集市搬到了市内的富人区。

    然后又想拿走贫困生名额,从富人区又搬到了贫民区。

    这个设置其实蛮巧妙的,主人公本身是中产阶级。为了送孩子去最好的私立学校上学,他们先是努力融入上流阶级,失败之后,又卧底在贫困阶级。用教育这个线索,把这几个阶级串联起来,生活的巨大差别,教育资源的区别,以及这背后的贫富差距和阶级固化,就统统显露无遗了。

    特别是当从富人区一下子进入贫民区的时候,那种落差和对比特别强烈。

    富人区早起是为了做瑜伽散步,贫民区早起是为了挤450人的公交车。富人区晚上开大party,精英名流们穿着礼服端着高脚杯谈笑风生,贫民区因为老鼠和打大蚊子,睡觉都成问题。

    虽然出身也不是非常好,但早就习惯了过有钱日子的拉吉米塔夫妇,当然没办法适应这种生活。

    打水要靠抢,买米却要低声下气,要操持一家人基本生活对的富太米塔把这一切搞砸了,崩溃之际她问邻居图尔茜,你为什么不把每件事情都跟我讲清楚呢?

    图尔茜说:

    比起前半段更多地确实在体现教育资源的不平等和入学难择校难,电影的后半段,则更多地展现了社会分层以及贫富差距。而且这部片子和很多催泪型的印度片还不一样,它更多地是用人物在融入不同坏境里制造的笑料来形成讽刺,以此来反映现实。

    比如这家人要搬到贫民区来获得入学名额,但是又绝对不能让邻居知道这一点,于是他们伪装成出国旅游,在影棚拍照,再把自己p进海滩。

    所以当妈妈米塔穿得破破烂烂苦不堪言地在贫民区生活,却还要把p出来的照片上传到脸书的时候,感觉就挺讽刺的。

    最后一段的演讲,其实就是印度电影容易有的毛病,并不是批判家长的决定,而是这个形式——男主角当着全校家长的面来一段特别正的教育话语,然后转身走掉,就非常流于形式。

    印度片子似乎很爱这种模式,好像以某种聚光灯下的演讲式发言收尾,才能足够有力量。

    但这其实很容易造成一种在泼洒假大空的心灵鸡汤的观感。

    除此之外,太多的巧合,太多的对立,太理想化的故事,想要挑毛病,可以从印度电影里挑到的很多。它们距离满分当然还差得太远。

    但是,当你了解到印度的贫富差距有多可怕,贫民区的小孩们的确需要面对电影里那么恶劣的教育条件的话,你也许就能明白它的难得。

    说到底,电影无法真正解决问题,电影能做到的,是唤起对问题的关注。从电影文本上来讲,《起跑线》也许还不够优秀,但是从社会意义上来说,它做得已经非常好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这部印度电影, 又拍出了我们自己的焦虑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rrlhftx.html